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学者,从早期的孔子,孟子老庄,到现在早出晚归的中小学生。古今学者无数,不同的人与不同人的学习是一样的吗?
孔子在自己的自述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抓住关于学习的重点,也就是:志于学。那么有些人可能就不懂了,这个志于学是什么意思呢?在孔子的时代,还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即为:志于仕。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之所以学习是为了在国家当官,志于仕途,相当于是为了外在的目的的。而孔子所说的,志于学则是为了内在的目的的,是喜欢学习本身,如果延伸到以后那就是为了“道”,相信很多人在此之前都是志于仕的,希望能通过学习获得一个好成绩,获得一个好的大学,获得一份好工作,以此让自己过上快乐幸福的人生。那么,在听到了孔子对于学习的论述以后,我们是否就应该对自己的目标做出一定的调整呢?或者说如果我们的目标本身就和孔子所说的一样,那么是否要坚持下去呢?
那么,说完了对于学习的态度,我们又该学些什么呢?
在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翻译过来大概也就是说: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只是一个有学识的人吗?
端木赐说:的确是啊,难道不是吗?
孔子说:不是啊,这是因为我有一个东西可以一以贯之。
孔子所说的可以一以贯之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他的道。也就是他对曾参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是同一个意思。
对于知识的学习很明显是很重要的,可是他并不是重中之重的,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呢?是的,就是找到一个我们可以一以贯之的道。 对孔子就是人心,对孟子就是四端,对阳明就是知行合一,到最后学习的内容也就不仅仅是为了外在了,而是为了自己的修炼。
这实际上和我们最开始对于学习的态度是有关的,正是因为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志于学”,才会让我们最终学习的是道,正所谓“君子不器”是也。真正的君子并不应该是在某一个领域非常优秀的人,而是一个真正能领悟大道的人。
那么在学习以后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难道学完了就让学过的知识在脑子里躺着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一句老话说:学会了就要做出来,其实也正是这个道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这大概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学习完以后找机会去把它实现出来,这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
是啊,在学习完以后,我们就要把我们学习得东西一一任何人可能都不一样,但是都不会偏离道,也就是把道实践出来。也正是儒家的目标:修齐治平。修身以后必定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实际上也正是“学而时习之”啊。
当然这里要注意的是“学而时习之”的“习”并不是温习的意思,而是和“传不习乎?”中的“习”一样,指的是实践。
所以说我们学习的道路也就是这样的,从最开始的“志于学”,立志于学习本身,到最后悟得大道,再到最后修齐治平,造就大同社会。那么这要是学习之道,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目标呢?正是那一句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到死,才能最后的盖棺定论,这既是学习的结束,也是生命的终止。
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志于学”“吾道一以贯之”和“学而时习之”,那么又为何不可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