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八三年春节(五)
初七,上班的家人都走了以后,腊爨(cuan)就着手准备给二女儿碧燕初九送大灯的事。
吃过早饭,她先去崇文哥家给嫂子打招呼,约嫂子明天过来给二女儿蒸礼馍。然后带着两个闺女碧英、碧莲及小儿子康全去公社所在地兆余村,给二女儿买花灯。
腊爨带着儿女在灯市上转了一圈,心里有了数,然后才仔细挑选。挑了一对六十公分的大红灯笼,又选了一对莲花灯,还选了一对小灯笼。
腊爨回头问:“康全要灯笼不?你大了,舅舅现在也不给你送灯了,你如果想打灯笼,妈给你买一个。”
“不要了!妈,一会儿给我买一截甘蔗吃。”康全嘻嘻笑着。
“也行,要给你二姐买一整根甘蔗呐。”腊爨心疼地摸摸儿子的头。
娘们四个还买了一些食品、蔬菜,才回家。
回到家以后,腊爨洗了手,开始给几个孩子做饭,碧英烧火。过年的蒸碗还有,给娃们熘热两个蒸碗, 顺便再熘几个旦旦馍,炝一个莲菜,炒一个芹菜,再烧一个三鲜丸子汤,娘们四个安安静静坐下来吃一顿饭。
吃完饭,碧英洗碗,腊爨发面,明天要给二女蒸礼馍,今晚上就要把面发好。腊爨端着紫红色的瓷盆去北面庵间房舀面粉,小女儿碧莲冒冒失失地往外跑,差点撞到母亲怀里。
“慢点儿,都是大姑娘了,走路还不稳当点儿。”腊爨嗔怪小女儿。
“黑女叫我踢毽子呐!”碧莲一溜烟跑出了大门。
“这女子,就不能像你三姐一样静静坐着看会儿书,碧英还是爱学习,得空就看书。”腊爨摇摇头。
腊爨舀好面粉,端回厨房,一边和三女说话,一边和面。
“碧英,过了年,你也二十岁了,在学校里有可心的男娃,就谈着,工作以后在单位没有文凭的人多,不好找。”腊爨轻声细语地说。
“妈,我们同学都是全国各地的,你就不怕我找个外地的男娃,将来跟着人家走了,你想我怎办?”碧燕逗着母亲。
“那不敢,别看我娃多,个个我都不舍得走远,将来你毕业了能在咱西安工作就好,可不敢跑远了。”腊爨担心着三女儿将来毕业的去处。
“妈,毕业还有两年时间,甭担心,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多拿奖学金。”碧英信心满满。
娘儿俩个说着话,碧英的锅碗瓢盆洗好了,母亲的面也和好了。腊爨将瓷盆放进有少量水的锅里,给灶洞里添了两把柴火,把水烧热,以便面发起。
腊爨洗净双手,与女儿走出厨房,打算休息一会儿。
碧英回到西屋,打开路遥的短篇小说《人生》 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