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杂谈(2)

读书杂谈(2)

作者: 子非鱼c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18:00 被阅读12次

    最近这几本书看的断断续续,往往是这本看了一段又去看那本,那本看了几节又去翻另一本,书读的不流畅,感受也就不强烈,但不强烈不是木感受,而是感受凉了就象重热的剩饭,味道自然就差了很多。另一方面有些书里的故事和道理看时觉得很有道理,可凉下来后这一重温却又觉得不一定就那么回事了。比如《无声告白》里的故事似乎是想告诉人们:“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当时看后很有一种推荐给己为父母的人的冲动,但放在这时又有了些怀疑,想想对于那些懵懵懂懂的孩子,真正的自我是什么呢?他们又真能搞清楚吗?其实就是知天命年龄的自己也搞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那么此时父母的期待也许才是孩子们指路的灯,对于大多数父母,也许没能力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但最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孩不要犯他们自己犯过的错,不要走他们走过的弯路。就象书中的母亲,因为觉得自己失去了当医生的梦想而变得一生碌碌无为,所以严苛培养女儿,希望她不要重复自己的人生,而父亲却包着同样的理由,希望女儿融入同学中,不要象自己一样孤单。虽然自己并不完全认同书中表达的东西,但《无声告白》还是不失为一本畅销的好书。那些人性的描述自然流畅又真实可信,天下的父母们大多可能都是这样,以爱的名意将自己想要的强加给孩子,最糟糕的是还浑然不觉。

    书中的一段描述一下触动了我:“莉迪亚一整天都在做算术,每当她答对一个问题,母亲的脸上就会出现一个酒窝。‘再问一个’,母亲的提问一停,她就这样恳求。'如果你真的愿意回答的话',母亲说,莉迪亚连忙点头……”想来这样的场景你我都似曾相识吧!

    说到人性,其实就是人的本能。本能又是什么呢?大哲学家说了:“本能即欲望”。 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所以哲学家又进一步指出:“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 人是欲望的产物,生命是欲望的延续”。听明白了吗?用一句铿锵有力的白话说就是:生命不止,欲望不息。《包法利夫人》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用爱情故事洤释人性的好书,其实书好不好的自己也没真看出来,但既然是名著,大家都说好,那肯定好了。另外,一本好书的好,好的理由也可能正好相反,比如对水浒的评价毛主席他老人家就说它好就好在投降。

    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没有富贵命,却得了富贵病的女人,是千百个被琼瑶式文学害死的文青之一,不过人性就是如此,毫无办法,就象那句名言: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杂谈(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ms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