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微博暴露出的奴隶心态——我们可以不助人吗?
以下是原微博:
【宝鸡公交车上这位“安全员”太差劲】9月21日中午,博主乘坐眉县至宝鸡 的陕xxx的公交车前往xxx高铁站。途中,一对年轻夫妇抱着貌似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上车,因抱着小孩拿着行李不方便投币,让坐在车前门跟前的跟车“安全员”帮忙投币。喊了几声,这位年轻“安全员”稳坐“钓鱼台”纹丝不动,态度极其恶劣的要求乘客自己去投币。无奈,博主接过“貌似刚刚坐过月子的女乘客”手里的钱,才给投了币。这个“安全员”的行为和态度,立刻激怒了在一旁乘坐的两位有正义感的女乘客,立刻对其严词指责:作为一名安全员,在特殊情况下,乘客让你帮忙,你理都不理。这小小的要求你都做不到,你负哪门子安全?车里乘客还指望你保他们安全?像你这态度赶紧下岗吧!在宝鸡人眼里,你代表公交公司; 在陕西人眼里你代表宝鸡。就这么一副高高在上嘴脸,你究竟能代表了谁?此举不但愧对三秦父老,也严重影响宝鸡形象。
这是回应:
我的第一感受是,博主弱智吗?“正义感的女乘客”脑袋被门挤了?
首先,你认为有人需要帮助,你去帮助就好。帮助别人是你的权利,不是别人的义务。你有权帮助别人,别人有权不帮助他人。
看到如此不尊重他人权利,我想问“你是谁?凭什么‘说教’别人?”
其次,人家工作必须遵守工作规范。自助投币机的公交车,一个基本的契约是“自助”投币,是不许工作人员“碰”钱的。如果“不能自助投币”,是违背了基本的契约。无论什么原因都应该受到惩罚。更何况还没有给予处罚呢。
很多人有种心态,我“弱”啊。你弱就有理了?当今文明就是依法治国的社会,如果不能遵守契约,麻烦就不要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打的的嘛。
但这种无理取闹的要求,反映了无视法律与契约、肆意攻击他人的道德,体现了没有担当的奴隶心态。
试想,如果司机醉驾撞死你,会骂司机不敬业。如果你买的衣服一穿就坏,会骂衣服质量差,工人工作不负责,你需要得到合格的服务与产品。可是,合格产品和服务怎么来的?是人家严守生产规范,按规矩、按步骤生产来的。它需要操作者的敬业精神。安全员正是有了这种敬业精神,结果你又骂人家“不变通”。如果变通了,什么东西都不依据规则制度,正是国货难以取得信任的原因。——如果你可以随随便便找个理由破坏制度。别人也可以随随便便破坏制度。最终带来的是,产品质量没有办法保证;人与人之间不敢信任;改变了确定性的信任关系;法制契约成果荡然无存;大家只能买高价的进口产品。
想想遵守规则与“特殊情况下的变通”之间,如何做你才能满意?
再次,当事人“需要帮助的”夫妇,始终没有说话。就算妇女抱小孩,老公还可以(放下行礼)投币的。凭什么认为人家是“需要”帮助?说这话的时候,让我想起无数的不良回忆。有多少家长借爱的名誉,强行干涉孩子,把孩子弄得痛苦不堪?每人有多少人“被”需要?传教的人每天都宣讲“钱是身外之物,钱是罪恶之源”,然后把你的钱拿走……(此处省略一千字)。李嘉诚别跑……抵制x货……
我只想问,你不是当事人,明明是当事人可以决定的事情,凭什么你颐指气使?把孩子的夫妻从头到尾没有寻求帮助,我们不要那么自作多情好吗?假如你走在大街上,鼻孔朝下,我认为你应该鼻孔朝上,强行给你做个手术,你愿意吗?
你把忠于职守的安全员说成“态度恶劣”。已经涉及诽谤罪了,知道吗?态度恶劣,只是你个人的感受,而不是事实!但你批评人家态度恶劣,就是对人家名誉的损害——诽谤。
最后:博主如此对别人提高道德要求,今天能剥夺了人家“不帮助别人”的正常工作的权利,明天就敢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和祸国扰民的乱匪义和团、崇尚打砸抢的红卫兵有什么区别呢?
401文子 原创于2017-9-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