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成长励志
你看见的事实,不一定是事实,它只是你选择让自己看见的

你看见的事实,不一定是事实,它只是你选择让自己看见的

作者: 霖小姐慢半拍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11:08 被阅读0次
    你看见的事实,不一定是事实,它只是你选择让自己看见的

    一说到眼见为实,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赞同的,听说的不行,一定要亲眼看见心里才觉得踏实,但有没有想过,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很可能只是我们选择让自己看见的。

    我前同事今年五一小长假收假后,入职了新公司,正巧赶上五四青年节,公司组织了活动,也借此机会把她正式介绍给公司其他同事。

    隔了不到一个月,六一儿童节前夕,公司又联系了市儿童福利院,组织大家去看望小朋友,送了文具和衣服。

    接二连三有意义的活动,让我前同事对新公司充满期待,因为新公司留给她的第一印象极好,她摩拳擦掌急不可耐的准备大展拳脚。谁知仅仅三个月,我前同事的热情就几乎被消耗殆尽了。

    从她口中我了解到,这家公司是以前的事业单位改制过来的国企,人员结构是:三分之二事业编制职工+三分之一社招员工,且事业编制人员大多分布在公司管理岗位、财务人力资源等公司职能部门和后勤保障岗位,形成了一个「多数人享清闲、少数人在一线战斗」的怪异局面。

    这种人员结构布局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法同工同酬,一线岗位人员流动性强。

    我前同事才去了三个月,就感到深深的不公平,萌生退意,但她刚入职那个月,明明一副准备大刀阔斧干的姿态,是什么导致她前后态度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首因效应」,它常被用于人际关系中,指的是: 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用在我前同事的经历上也同样适用,她因为刚入职时公司办的两场活动而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家公司很有前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对新公司充满期待,直到时间让她看见了事实。

    因此,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很可能导致我们误以为摆在眼前的就是事实,但这不是唯一的因素。

    我记得自己刚开始跑步的时候,为了打发跑步过程中那些无聊的时间,决定买副运动耳机,边听音乐边跑步。

    上网搜索了一些信息,做了几天功课后,基本锁定了其中一款,越看越喜欢,很想立刻下单,不过我还是克制了一下冲动,心想去看看网友们的评价再下单也不迟。

    评价越看越兴奋,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好的评价,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暗自高兴。

    当然,海量称我心意的评价里面,也夹杂着几条看上去有点刺眼的,就是那些我不想看见的、对耳机的负面评价,自然而然的,我选择性忽略它们的存在。

    耳机到手后迫不及待的试用,也不是不好用,但就是没有评价里说的那么让人感到惊艳。

    在使用前,我认定这款耳机的使用体验能达到某种程度,但实际上,它的使用体验没有那么让人惊喜。

    难道我之前认为的事实是假的吗?不一定,因为我相信确实有人觉得耳机很不错,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落差呢?

    这里又需要引入另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证实偏差」,它指的是:当我们认可一个观点后,就会倾向于看到赞同这个观点的信息,以求验证自己认可的是正确的、有意义的,对于与自己认可观点相悖的信息,就自动视而不见。

    我当时正是因为落入了证实偏差,才会导致我以为的事实不是事实。

    试想:假如我们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受首因效应的影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感觉,接着,如果不小心发生证实偏差,只盯着我们认可的解决方法,全然不顾对方反对的理由,后果会怎样?后果只有一个:

    「首因效应」+「证实偏差」=你看见的事实,只是你选择让自己看见的!

    这样,我们很容易被蒙蔽,离真正的事实越来越远。

    那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怎么才能尽可能的看见真正的事实、从而更有效的解决问题?有3个方法分享给你们:

    1.理论学习,从原理层了解我们存在的各种偏差。

    我当时买耳机的时候,还不知道证实偏见这回事,后来因为自学了心理学的一些教材,才慢慢解开当时的疑惑。

    学习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此:试错之后,通过学习,避免再错。但遗憾的是,很多人离开学校以后,就停止学习了。

    其实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

    可以买教材来自学;

    也可以报网课跟着老师学;

    还可以加入学习社群,和大家一起学;

    当然,也可以通过:

    总结自己的经验;

    试错;

    观察别人怎么做;

    ......

    从兴趣入手,培养学习习惯,只要能触达更多知识点,就有可能从原理层答疑解惑、避免再出错、离真正的事实更进一步。

    2.引入多方视角,看看别人怎么看待同一件事。

    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在自己对事情有了第一印象后,可以向周围的人打探,看看大家的看法和观感,再与自己的第一印象做对比,这样,相当于你用多方视角来看待同一件事,会更全面、更立体。

    今年下半年,我们公司应上级单位要求调整了薪资待遇执行标准:调低每月收入,增加年终绩效工资,年收入保持不变。

    上级征询意见,我们部门有几位同事情绪非常激动,在意见征询表上洋洋洒洒写了两页A4纸,要求上级恢复之前的执行标准。

    有位和我关系比较近的同事来问我的意见,我说:你也知道,我们公司的情况比较特殊,上面来征询意见,实际已经敲定,我们很难有扳回的机会,去年改工资方案不也是这样吗?

    你可以写意见,这是你的权利,但如果写意见的目的是要求恢复执行标准的话,写与不写,结果不会不同。

    虽然她最后还是决定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她也说:我没想到这一点,你说的很有道理。

    你看,多问问别人的意见,能让自己多一些看待问题的视角。

    3.离开「回声室」,认真倾听那些与自己信念相悖的观点。

    你有没有过坚持自己的信念是对的,坚决不听别人反对的原因?我想大部分人都有过吧!

    喜欢听和自己观点一致的意见,排斥反对意见,因为反对意味着质疑,没人喜欢被质疑。

    但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周围都是和你观点、信念一致的声音,长此以往,会有什么后果呢?

    你会被圈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大家说的都是同样的话,对任何一个观点都是全体支持、要么全体反对,在同一个阶段不会有第二种反应,你不知道房间外面发生的事情,继而离真相越来越远。

    戴维·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里把这种现象描述为「回声室」: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好像回声一样。

    避免进入回声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认真倾听那些与自己信念相悖的观点。

    比如我之前买耳机的时候,如果不自动忽略那些负面评价,一定能获得更中肯的建议、看见真正的事实:它是一款各方面性能都很平均的产品。

    最后,照例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眼见不一定为实,你所看见的事实,很可能是你选择让自己看见的,因为,我们很容易受到首因效应和证实偏见的影响。

    想要看到真正的事实、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可以试试这3个方法:

    1.理论学习,从原理层了解我们存在的各种偏差。

    2.引入多方视角,看看别人怎么看待同一件事。

    3.离开「回声室」,认真倾听那些与自己信念相悖的观点。

    看见即为事实吗?不一定,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空前发达的时代,媒体偏向性的报道加上我们自身的各种偏见,使得我们离真正的事实越来越远。

    唯有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用时间夯实自身经历、懂得收集别人的看法、认真倾听反对意见,才能在这个迷雾时代,看清真正的事实。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关于成长,慢半拍没关系,但别停!

    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看见的事实,不一定是事实,它只是你选择让自己看见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to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