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一个教育专家的讲座,他的一个观点就是,“孩子智力水平是决定学习好坏的关键,高学历父母的孩子之所以更容易上名校,是因为他们继承了优秀的基因。普通人的父母不应期待孩子读顶级名校,不然孩子很容易空心化,出现心理疾病。”这人也真敢说,不知可否定性为基因决定论?但扪心自问,难道这话没有道理?唯一值得纠正的是,遗传孩子的不一定是高学历的父母,而是高智商的父母,因为这社会中也有很多因为客观条件无法读书但又天资聪慧的人。
从小到大,老师一直都在重复一个善意的谎言,“每个孩子智力水平都是一样的。”我以前也会相信这个,但现在觉得这纯粹鬼扯。几乎每个人都会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天赋非常好的孩子从小就好奇心强,超高的领悟力,说一遍即秒懂,还会举一反三;而普通的孩子认认真真听半天,还是一脸懵逼,换个马甲就不知是啥了。事实上,这些孩子可能在学习上花了远超那些有天赋的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相去甚远。教育专家说了个例子:一个北大的学生抱怨说,同班同学每天刷手机,上课也是随便听听,每次都前三名,他很不服气,自觉不差,也开始效仿,结果很快就成绩中下。所以,学习一定是有天赋了,哪有公平可言?
说这么多,智力一般的孩子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就不要上名校了吗?其实,压根也没有那么悲观。一方面,这样智力出类拔萃的天才其实不多,无法填满那些名校,智力一般的孩子还是有机会进入的。另一方面,智力一般的孩子虽然学习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这种付出中,也磨炼出了严谨踏实的处事习惯和方式,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成为社会的中坚。毕竟这个社会除了金字塔的顶端,需要更多的是这样的中坚力量。
对普通的孩子,虽然悲观可以不必,但掌握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却是必须。如何事半功倍,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决定他们是否可以跨入那些名校的关键。一味的刷题,一味的强行记忆只会让这些孩子离名校越来越远。学习未必一定会快乐,但却一定不该如此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