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

作者: 索真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23:35 被阅读0次

第1章 木​​缘

这一天,阳光明媚一场冬雨过后,天空显的格外蓝,空气中还带有一丝丝馨香。滇西北高原的冬天并不是那么寒冷,只是有些干燥和早晚间的寒气。这样的日子是起房盖屋,上梁竖柱的黄道吉日,冬雨过后的天气空气中增加了几分湿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河尾村有一户人家,正热热闹闹竖房上梁。刚进村口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在开阔的院场内全村人齐聚,欢呼雀跃,人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喜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力发展社队农副业,农民的生活得到根本改善,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多数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开始起房盖屋解决居住的百年大计。在河尾村这样的热闹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开演。这时一股浑厚的男中声还带着白族的腔飘荡在河尾村的上空。

这是老木匠上梁的唱词﹕“手拿尺不多长,大跨一步进华堂,进华堂来为何事?祖宗教我上屋梁。”

停了片刻司仪高吼一声 “点梁喽”鞭炮齐鸣。

老朩匠段文斗手中抱着一只大公鸡,公鸡气宇轩昂,身披五彩羽衣在老木匠的怀中蹦跶不停,鸣唱不止,气宇轩昂。主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老木匠掐去鸡冠的四、五冠冠尖,挤出血滴在一根架在马凳的横木上,横朩披彩挂红,腰部还有一道八卦图案的红箍。

老木匠一边点血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手抱金鸡亮旺旺,鲁班弟子来点梁。接得主人一只鸡,鸡是什么鸡?鸡是苍山凤凰鸡,头戴乌纱帽,身穿五色衣。我是鲁班的弟子,鲁班弟子把光开,先点左,庆贺主人财喜多;后点右,庆贺主人加福寿。一点金龙抱玉柱,一年更比一年富;二点金玉柱,荣华富贵万年富;三点左中柱。中柱变成摇钱树;四点右中柱,四代同堂满屋坐;六点后檐柱,六位高升文官做;七点左中梁,华造吉日万年长。一点点到中梁上,庆贺主人大吉大利大发旺。”

院场内亲戚朋友相帮宾客齐声道“好,好,好。”

然后,老木匠把公鸡交给二木匠大儿子段鹏举。手握斧头顺着搭好的木梯爬上新房顶上,边爬边唱念:“小小梯子你莫摇,鲁班弟子上金桥。上了一蹬又一蹬,过了一桥又一桥。一上上到金桥上,庆贺主人大发旺。”

接着,顶上两个小徒弟放下两根红色的长麻绳,下面的小木匠把马凳上的横梁拴好一起往上提。这时鞭炮齐呜,唢呐声伴着宾客们的欢笑声,中梁徐徐随着红绳的收拢升上房顶。

老木匠与拉绳的小木匠一问一答的唱开,老木匠问:“绳是什么绳?”

上边小木匠答道:“绳是王母娘娘的金线绳。”

老木匠唱:“丢下金线绳”。

小木匠唱:“先拴龙头后拴脚,上梁上到半山腰,一头低来一头高。”

老木匠唱:“中梁中梁,你在山中做树王,鲁班弟子取你做中梁,两头有八卦,八卦合阴阳。”这时上梁仪式进入高潮,老木匠挥舞斧头在小木匠帮衬下,很是敏捷把中梁穿斗安装结实。

又是一阵鞭炮齐鸣,唢呐声,老木匠骑在高高的屋梁上破五方,小木匠双手托着用红手巾包裹着的五个大馒头,馒头芯内包裹着钱币。老木匠分别朝四方和正中抛投,口中还念念有词:“太阳出来照四方,看见主人蒸粑粑。大的蒸得二百个,小的蒸得五百双,大的一对对,小的一双双,金子蒸得三两七,银子蒸得七两三。今日相逢黄道日,鲁班弟子破五方。一打东方甲乙木,多子多孙多福禄;二打南方庄甲丁,一对童子来敬金;三打西方庚辛金;四打北方壬癸水;五打中央戊已土;粑粑落在弟子手。”

老木匠破完五方,接着又把小馒头向四处抛撒,边撒边唱好是热闹。“粑粑头上一枝花,大的蒸得五百个,小的蒸得一百双。小孩抢得做大官,老的抢得百福百寿百安康”。

馒头一丢完,几个年轻的小木匠又在房顶各个木柱子赶快插三角旗。在左正中梁和右正中梁的正中间各张贴一个“八卦图”。“八卦图”上悬上一个小布包,包里装上盐巴、茶叶、米,还系上一双筷子。一块银币紧紧钉在“八卦图”上。这当中三角旗象征军士,与“八卦图”一起镇住抢馒头的妖怪和狐狸精保护平安。同时梁上的木匠还丢下火炒蚕豆,谷子和硬币以及泼下一盆热水和冷水,让新房底下的宾客特别是小孩和妇女烫得直叫,冷得乱跳,众宾客欢快无比,主人家也有个如彩头……

修房华造是百年大计,在河尾村一带从择地选址开始有许多的仪式和规矩。起房盖屋前主人要择地,白族很注重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祈求一处理想的生活居住环境,这是辛苦一辈子的追求。河尾村的人始终遵循这样一个规矩;主人要在良辰吉日,确定好吉时吉向,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地基后,请先生测算黄历动土日,在动土前要请老木匠放线。放线也很讲究,房子的主轴线后端要正对着苍山的脊兀处。动土这天,主人家要煎一些油炸食品作供品,按风水先生测定的吉辰动土。挖出的土不能向外倒要向内倒,动土时,要提前通知周围邻居,以免动土伤气惊扰邻居。邻居知道后,自觉在家门口放一盆清水,盆上放一把刀和洗锅帚,邻居家结束动土,才把水倒了把辟气的家什收拾回家。

择地动土,华盖建造,上梁竖柱。这样的活动在河尾村及村周边邻一样都少不了老木匠,老木匠在方圆十里八村算是一能人,是鲁班师傅的“传代弟子”。说到与起房盖屋相关的事他样样精通,从堪舆择地选址开始到黄历测算动土,最后设计放样备料。他能一手操办帮主人家稳稳妥妥安排好,每应一家他都用心去做,认认真真让主家满意。段文斗常说:“我们手艺人就靠手艺吃饭,不能昧良心,做亊要实打实,人家找你帮忙做事是信任你,看的起你,你就要把人家委托的事情办好,口是心非,满口答应全不管不是做手艺人的脾气问题。”

段文斗出生在一个匠人世家,做木匠也是从他祖父上一辈就开始了。据说段家祖上是随明朝大军来到河尾村定居的,到了老木匠这一辈已经是十代嫡传,段氐家谱中开篇是这样写:“祖居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老段的父亲是河尾村一带很有名气的木匠大掌墨师,撑墨吊线、堪舆风水择地、估价造价、泥塑彩画样样精通。建房盖屋、庙宇殿堂装饰那样也难不倒他。老段小的时候,早早他老爹就把他送到私塾学堂。老段自小记忆力惊人,有过目不忘的天才神功,特别是对古诗词和对联有特殊的悟性。在学堂上先生也时常被他问倒,小时候的老段特别喜欢《翁笠对韵》、唐诗宋词这些东西,老段小小年纪就有这方面的才华。吟诗作对填词作诗5岁开始就展露头脚,对八股文老段确实不感兴趣,也讨厌摇头晃脑跟先生读生涩无趣的文章,就喜欢画点画,配上几句还有情和意景的诗词。

有一年在河尾村村东口大青树,赶村街子,来了一个赶街摆地摊的外地人,他摆了一个轮盘转,轮盘上有个红色指针,指针外圈标有春、夏、秋、冬、花鸟鱼虫、山川河流各色。用手转动指针,当指针停下来时,指向的图记是什么老板就开一个上对,你就要接下对,你要做到对仗工整有韵有仄这样就可以领奖并继续转针做游戏。这一天老段和村里的几个同伴来到街场,看到大青树旁非常热闹,人群围了水泄不通。老木匠和几个小伙伴挤进人群,来到轮盘前。老木匠看到这么热闹的游戏,抠出几枚钱给老板撒手转起轮盘,这一转不要紧。每转一个,老板出一个上对,小小年纪的老木匠是对答如流有仄有韵。一袋烟的功夫就要把老板的奖品领光。老板急了额头上只冒汗,没有办法只有善服小文斗,停手退赛还兑给他10块钱。看到该拿的奖品都拿到手,还落得10块钱。小小段文斗兴高采烈带着小伙伴挤出人群满意而归。这一次小文斗名声大震传遍周边四乡八村。

河尾村出了这样一个“神童”,四乡八寨的乡亲每逢婚丧嫁娶,起房盖屋,逢年过节都来请小文斗作付对联。这一来二去年岁数不大的小屁孩段文斗,有点飘飘然,私塾学堂不好好念,经常气的私塾先生吹胡子瞪眼睛。走乡窜寨给大人惹了不少祸。

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新年是改朝换代后民国新年。改朝换代也没有给河尾村的人带来什么好处,平静的河尾村依然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过着恬静,自由的田园生活。

中国的农耕种植,千百年主要是靠天吃饭。这一年进入春季河尾村就没有下一滴雨,多年来一直风调雨顺的河尾村,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水田龟裂,裂缝能伸进小孩的一支脚,村里水井干涸,人畜饮水要到20华里外的山箐里去挑,每天一家人一个劳力就能来回一转。为了多担一点水,深夜全村青壮年结伴而行,举着松明火把,到天亮能挑回一担水,吃点早饭休息片刻又去担第二担水。第二担水取完汲水点也就见底了,这样的日子实在不好熬。家庭里劳力少的人家为了节约水,都把牛、马大牲口拉出去卖了,这干旱酷热的天气,已经足足持续了近三个月,就是不落一滴雨。庄稼人靠天吃饭,人人心急火撩,秧子是无法栽下去了,补救一下只能点上苞谷。

邻村的回族村子,全村男人沐浴更衣戴上白帽在星期五那天全体村民跟随阿訇在清真寺诵经祈雨,礼拜结束全体男教胞在掌教阿訇引领下到苍山黄龙潭插龙牌。据说大理回族历史上诵读《古兰经》祈雨插龙牌很灵验。河尾村全体到本主庙祭拜本主,耍龙祈雨也做了三天祈雨法事。

这样前前后后乱了一个多月,龙王爷就是不打一个喷嚏,没有什么下雨的兆头。眼看插秧节令都要过了,日子眼看就要到火把节,这秧门是无法开了,秋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私墪学堂的先生也熬不下,打点行装离开河尾村回家,青壮年都外出找各人的生计。这时河尾村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大青树下拉家常,扯闲篇的老婆孃、小媳妇已经不见人影。一村人都在讨论与雨有关的话题。小小年纪的段文斗昔日娃娃头、神童的舞台已经不存在,先生也走了。这样在炙热的酷暑熬了一段,段文斗也只有跟随老爹的脚步顺澜沧江南下到景栋、库车一带找活路去了。

惜别故土的山水,段文斗跟随父亲来到边境与缅甸接壤的景栋。景栋这个地方主要生活着傣族、基偌族、哈尼族,是土司世居管辖地。来到景栋这里有一个回族村寨,他们的先辈是大理迁徙过来,据清真寺董事讲,他的祖辈是大理回族马锅头清乾隆年间赶马驮运到景栋,遇难无脸回家,驮了几驮盐巴给土司换得这块地在这里安顿下来,还娶了傣族女子做媳妇,在这里繁衍生息已经几代人了。在村里女人都是傣族装束,平常生活中交流对话都是讲傣语,老人们语言交流中还夹一些回族经堂语,年轻人基本就是讲纯正的傣话,但他们心里头至始至终坚守回族的伊斯兰信仰,与周边的傣族在信仰上有根本的不同。

村里的马董事,与段文斗的父亲早年就相识,他俩结为金兰互换牒谱,成为很好的异族、异姓弟兄。

这次家乡遭旱灾他们来到景栋找了马董事,父子俩带着一赶人在马董事的引荐下到土司府做木活。

致此,段文斗结束了他无忧无虑,顽皮捣蛋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父亲将木匠的手艺传承于他,来到景栋段文斗似乎变了一个人。他顽劣的天性收敛多了,人显得稳重懂事许多。段文斗开始跟自己的父亲拜师学艺,从基本的扛料子拉大锯,伺候师傅开始一点一滴学习。父亲对文斗不认为是自己儿子就宽松些,尺子放松一些,学做人,学做事、学手艺必须从一点一滴开始。

小文斗在景栋土司府开始了他另外一种历练自己人生的生活方式。开始操拾斧锯,与朩头对话,走上学木匠手艺的履历人生,吟诗作对的文人生活将远离他而去。或许多年后他会变成木匠中的文人!

相关文章

  • 你在为谁工作

    大家还记得老木匠的故事么?老木匠是顶尖木匠,凡是经他打造的房子,都精美无比。老木匠即将退休,老板要求他再建最后一所...

  • 老木匠

    老木匠爱喝茶,爱喝浓茶,一把茶壶,半捧茶叶,泡出来的水很浓,颜色很深。 老木匠的家处在一个幽静的小巷子里,...

  • 老木匠

    “爷爷,你天天看着这些成年老景,不觉得厌烦吗?” 一个年老的身躯从摇椅上坐起来,然后示意我跟着他走上一走。 爷爷身...

  • 老木匠

    十月初,空气不寒不暖。如果穿的多,脊背还会冒汗。 国庆节放假,我回家五日了,这是第一次到爷爷家来。进门时,爷爷正在...

  • 《老木匠》

    第1章 木​​缘 这一天,阳光明媚一场冬雨过后,天空显的格外蓝,空气中还带有一丝丝馨香。滇西北高原的冬天并不是那么...

  • 《老木匠》

    引子 一年一度的春节,刚到正月十五。 河尾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没有出行的打算。老木匠的几个儿子还在忙着走亲访友,陪...

  • 老木匠

    党家庄有个李财主,李财主有个老婆叫桂花,这桂花不但人小气,而且爱挑刺儿,不管大事小情,她总能挑出一大堆毛病来,就是...

  • 老木匠

    木匠在农村是一门很辛苦的手艺,之所以说辛苦,是因为在我的记忆力,农户们只有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才抽的出空来做些木活儿,...

  • 老木匠(外三)

    《老木匠》(外三) 图文/仲渝 (——图片拍摄于今天) 《老木匠》 斧子锈了、锯子丢了 那个 披荆斩棘的木匠 老了...

  • 根雕艺术

    民间老木匠的根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木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vm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