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人自曝】
刘新阳,LSCer(这是我目前最骄傲的Title),LSC回锅肉一枚,山东师大资深讲师(下一步目标>为“终身讲师”进而“荣休讲师”)。自蒙学至大学毕业,始终为纯种理工男,只知道《读者》,不知道读书。硕士期间,与三位纯种文科生同寝,方知有“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一说。遂立志读书,已然毕业矣,初为人师、旋为人夫、继而为人父,琐事缠身、心浮气躁,无奈乎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至若12年入LSC读博,方得以静心读书,夜雨芭蕉涨丽娃,最是读书好时光,或捧纸卷、或擎Kindle,怡然自得,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形,发LSC群荐书,一则为与同道分享,二则为显摆自我、提升逼格,何乐而不为哉?
本人读书“食性”颇杂,闲暇之时喜逛书店,每每流连于书架之间,方能体会女生逛街“不买也看看”之心理状态。近年来对科学史、技术史、科普名著方面的书籍情有独钟(逼格或智商余额不足时也读点哲学、文化方面的),也许是写论文加做教师的职业病,颇爱追寻来龙去脉,尤为欣赏轻松畅达又理性缜密的文风。以此标准观之,《信息简史》的确是让我印象深刻、喜爱有加的一本书,特此郑重推荐。
【关于本书】
詹姆斯·格雷克是科普畅销书领域如雷贯耳的名字,他这本书的英文标题为:The Information: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国人译为《信息简史》,可是,给构成我们现实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之一的信息写史,一点都不简单,即使是格雷克这位大牛,也是“以极大的勇气和七年时间的准备”,方才得以成书。英文标题相比“信息简史”四个字更能表现这样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本书首先是一部History,它梳理了信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本书同时也是信息科学(Theory)的科普读物,另外本书也是对信息技术洪流的系统反思,融文明史、科学史、技术史于一炉,所谓“波澜壮阔”,可谓实至名归。
《信息简史》【本书的主线】
为信息写史的最大挑战恐怕在于这个话题过于宏大和庞杂,真的不知从何说起,而本书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格雷克以一条明晰的主线将看似庞杂的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这条主线就是“编码”!写到这里,我想到另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名字就叫《编码》,它是从编码的角度讲解计算机的原理,而格雷克这里是更加广义的编码,从“组织能力”与“讲故事的能力”来看,两本书的作者不分伯仲,而这两种能力也正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论是写学术论文、还是讲好一堂课,这两种能力都非常重要。
《编码》编码的本质是什么?是“符号化”。符号化的本质是什么?是抽象!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是人类得以发展出高等文明的心智基础。作为讲授多年《计算机系统原理》、《数据结构》及《程序设计语言》的人,我深深体会到抽象是多么美妙,正是经历了层层抽象,我们今天才得以如此方便地使用各种计算设备。
因此,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请时刻保持对这样两个问题的思考:
**1. 格雷克是如何用“编码”这条主线串起信息史上的颗颗珍珠的? **
2. 抽象思维能力的伟大之处何在?
【引言及前三章导读】
本书各章标题非常有趣,每章标题后面还有一个(),而()里的这句话,才是真正的点睛之笔,但理解这句话,往往要等到读完该章,甚至读完整本书之后,这种“设计”,平添了阅读的趣味,也吸引人反复阅读。
引 言
初读引言,发现格雷克也不能“免俗”地引用了香农的著作,但定睛一看,并非是香农那让人不明觉厉的信息的定义,而是其《通信的数学理论》中这样一段话:
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一点精确或近似地复现在另一点所选取的讯息。这些讯息往往都带有意义。
个人认为,这就是科普作家、或者说大牛级科普作家的独到眼光——格雷克放弃了人们自然会想到的香农版的信息定义,而是选了同是香农所说的这句人人能够理解的“大白话”,这句话读完之后我是“明而觉厉”的,因为这句话一针见血地引出了全书的主线——编码。若不是对信息的理解“深入骨髓”,若不是早已深思熟虑地选取了“编码”这条逻辑主线,是不会有这样的“慧眼”的。
当我们自己设计或是品评其他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时,本书的“引言”都是一个值得参照的榜样。
第1章:会说话的鼓(似是而非的编码)
读这一章时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信息简史》的开篇,格雷克为何选择了非洲部落的“鼓语”?这种“鼓语”与第2、3章所讲的语言文字有什么区别?又有怎样的联系?
第2章: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
第3章:两本词典(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
第2、3两章可以连贯起来读。初看标题,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疑问:老格为何花两章的篇幅跟“词典”较劲?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保持在头脑中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其实答案就蕴藏在两章标题的()中,“词典”其实是对文字形态的语言(与口语相对)的“硬编码”,所以相比口语,文字才能持久,但“文字”作为一种编码,是人为的、是人造物,而非自然存在于我们心智之中的,但由于“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所以文字这种编码并不严谨和规范。
第3章中的两本词典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也是一个阅读旅途中值得随身携带的问题。格雷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全章随处都是两本词典的实例。这一章涉及语言学、甚至应该说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名”与“实”的辩证关系问题。具体到信息领域来说,就是语言的社会文化属性与语言编码的逻辑性之间的矛盾,前者是适应性的、是变动不居的,而后者则要求规范化甚至数学化,这一章所描绘的就是历史上在这方面的各种纠结。
我甚至觉得,这两章就是一部迷你《语言学简史》以及语言学基本理论的科普读物,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语言文字的理论,不免有些绕,即使是出自科普畅销书作家之手,这两章某些部分读起来还是有些枯燥和烧脑。初读大可不必纠结于细节,只需时刻牢记这样一条主线:文字是口语的编码,是对口语的符号化,而正是符号化的语言,赋予了我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这就如同打开了人类心智进化的潘多拉魔盒,使我们得以发展出高度的文明。
35页的这段话,我认为有点睛之笔的作用,故抄录如下:
哈夫洛克重点关注了人类在心智上对于经验从“叙述的散文”转换到“观念的散文”的过程,这样人类以范畴而非事件来组织经验,并自觉接受抽象化的训练。他想到一个词来说明这种过程,这个词就是思考(thinking)。因此,这不仅是人类对于自身的新发现,而且是人类思考的发端——事实上,这才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真正起始。
导游词到此结束,请大家自由活动,给大家两周(今天-双12)的时间阅读引言及前三章,欢迎随时在群里分享、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