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我不是学者,不擅长理论研究,也不擅长创造新概念。我是一名HR领域的践行者。我的主张,也是我的实践,知行合一,关键实用,要能落地。说的过瘾,花里胡哨,没有意义。
二、为什么要讲绩效管理
规模性企业,无论是外企还是民企,无论何种管理模式,无论互联网型公司还是传统的工业制造型公司,从HRBP视角,聚焦懂业务、推文化、促人才、提效能四大抓手,或者OTC工作(组织、人才、文化),这是经营型HR关键聚焦项。我将绩效管理,和促人才和提效能工作强关联。绩效管理的重要,无需多言,这是常识。招聘合适的人才,用绩效管理评估人才的价值和贡献,基于绩效管理的结果,关联到培训发展和人才保留和优胜劣汰。HR工作选、用、育、留,绩效管理是抓手中的关键抓手。
三、规模性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无论外企还是民企)
1、绩效方案围绕分钱而不是挣钱,不能导向业务打冲锋,刺激高产出。
2、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脱节,激励机制不清晰可见。
3、只有个人绩效没有团队或者业务单元的绩效,捡了芝麻丢西瓜。
4、职能部门的考核,自娱自乐的多,闻不到硝烟。
5、只有绩效方案,没有过程中的跟踪管理,考核两层皮。
备注:各位看官,在内心深处默默检视,在你所在的组织,对照五个典型问题,做自我诊断。
四、对绩效管理工作把握不好的关键性事项
(一)过于专注绩效管理的PDCA,忽视了顶层的导向定位,是否刺激业务高速成长?
1、老板强调HR抓绩效管理,HR非常擅长PDCA流程设计,划出绩效管理流程图,分成目标制定、年中回顾、年末考核、考核结果挂钩等,明确HR的职责、经理人的职责。无论是自己设计,还是网上借鉴,这是非常浅层面的基础性工作。光有这个基础项,就能解决绩效管理的有效性?肯定不是,这是大多数HR想不明白的问题。想不明白,产生情绪,怪老板不支持,抱怨业务经理不重视。
2、我的观点,明确绩效考核的导向,是重要于PDCA的流程环节设计。和老板和业务线深度对话,在你所在组织,业务发展的战略是什么?年度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是强调有机增长(跨国外企)?还是像华为一样打狼血的高速增长?组织强调深淘滩低作堰,还是向外快速扩张?了解业务战略非常关键。快速成长型公司,或者上市公司,每年的营收目标在20%及以上的绝对增长,绩效管理的杠杆需要放大。低于这个增长的业绩目标,不是说绩效管理不需要,说的是绩效管理杠杆作用,不需要那么大,HR可以把精力放在其它方面的工作,它只是抓手之一。
3、绩效管理的导向是共同赚钱,而不是分老板钱。如果业务要高速成长,HR在设计考核导向时,一定要直言不讳讲出这点。老板赚钱了,才愿意分钱。老板没有赚到钱,忙活了一年,营收有增长,但利润没有增长,让老板割肉,谁也不愿意干。HR不明白这点,考核体系没有问题,考核流程没有问题,为啥老板在分钱时不乐意?本质就在此!HR需要直白给业务线讲,绩效考核的导向是打冲锋,刺激业务高速成长,赚取更多利润。要共同赚钱,而不是分老板的钱!想清楚这点,绩效杠杆的设计,就不会难了。
(二)只讲绩效管理,而没有激励机制的关联,绩效想落地,难!
1、这点HR最无可奈何。绩效和激励,本质是互相矛盾。老板想多赚钱少花钱,激励是要花钱。员工也想多赚钱,创造业绩后,拿到更多利益。作为老板要明白,狼行千里总要吃肉,要想马儿跑得快,总得给马儿吃草。员工都不傻。所以,大家共同赚钱,老板赚到更多的钱,员工才能分到更多的钱。核心的抓力点是,竭尽全力创造更高的业务增长和利润额。
2、另一个问题,老板愿意做激励机制,HR是否有专业性接住?一说到激励机制,很多同行都会画出完整的激励体系,无论是抄来的还是自己设计的。我的观点,重要的不是HR画出激励体系给老板报告?激励机制是重要性、复杂性、敏感性三高工作。我在实践中的做法是,识别每个阶段的业务发展的痛点,找出这个阶段的牛鼻子事项,制定出那些可以quick win的机制?那些是咬咬牙也要再等一等的机制?一个方案,经过实践验证是有效,由点到面的体系自然就有。比如薪酬问题,很多20多年30多年的老企业,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因为各种人治,薪资管理已经是积重难返!薪资的事项处理不好,从薪酬、到心愁、到新仇演变,不是玩笑话。HR没有这个专业性驾驭薪酬改革,又没有办法说服老板,也没有办法抵挡业务的嗷嗷叫,“老鼠钻风箱,都不是人“。面对激励机制的设计,或者改进的难点,这需要HR的专业认知、策略应对、人际敏感、情商练达等综合关联。
(三)只有个人绩效,没有团队绩效或者业务单元的绩效,本末倒置
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考核逻辑上,从集团到事业部,到子公司,到团队,到岗位。考核逻辑一定是从大到小,而不是从集团公司,直接到个人岗位。人性就是如此,考核不触及到利益,经理是不会关心的。从组织直接到个人的考核,花的是组织的钱,不是团队经理的钱。只有团队经理认识到,考核到团队的收益,如何分钱,团队经理自然更加重视。因为分得不好,直接影响团队的收益和稳定。人性是分别人的钱不心疼,分自己的钱会更慎重。这就是考核牛鼻子。无论HR对经理做多少培训,抓住这个关键点,就会事半功倍!先有公司绩效,再有业务单元绩效,再有团队绩效,最终有个人绩效。这个考核逻辑不能跳跃!
(四)职能部门的考核,自娱自乐的多,考核感受不到硝烟,或者隔靴搔痒多
职能部门工作,往往难以量化,不像销售部门直接创造业绩。需要认清一个问题,职能部门的岗位,基于岗位JD明确的工作任务,这是雇员拿工资后要履行的基础性和规范性的要求。拿奖金,是要考核创造性和有效性。这是不一样的思考界面!举例说明,我对培训主管考核,一年里组织了多少次培训,人均培训次数有多少?这不是我的关注点,拿了工资,就是要做这些工作。我要考核的是,一个关键培训项目结束后,如何促动培训效果的转化?所以,我对培训主管的考核KPI,不会设置人均多少次数培训,考核关键培训的落地转化有效性,这中间还有定量和定性指标。再举例,作为人力总监或者财务总监,老板经常强调的,经常痛的点,支撑业务的关键事项,就是考核的牛鼻子KPI。作为人力总监,年度KPI只是组织多少活动?做了多少培训?招了多少个人?老板根本不关心,甚至老板会批评你花了很多钱,没有看到效果。如果设置这些指标,老板的认可度肯定不一样,比如关键岗位的引进数量,关键岗位人才的保留率,业务单元人才梯队的健康度,经营性管理人员的能力胜任度,公司风险内控推动有效性,人均效能提升比例,这些是老板睡觉都在思考的主题。考核KPI,一定要抓牛鼻子,否则隔靴搔痒的考核,动不到真格,自然无法落地。
(五)只有考核方案,没有过程中的管理,纯粹的两层皮。
这个环节,才到了PDCA流程环节,设置目标,年中回顾,年末考核,修正会议,结果运用。这几个关键抓点,需要做实和做到位。
1、个人岗位的KPI,控制在6-8个,尽量别超8个。KPI,一定要聚焦,再聚焦。经理也好老板也好,明白一个道理,无法通过KPI解决100%的事项,需要取舍和聚焦!
2、个人岗位的KPI,防止呆滞化。同我在第四点中讲到,履行岗位基本职责的事项,别用KPI考核,KPI考核的是创造性和工作成绩的有效性。很多公司的个人KPI,都是年初设计几个,年中回顾,年末算账。我的实践主张是,KPI要体现一个季度或者半年内,不同阶段的业务侧重点,而不是一个年度始终不变。经理人你需要团队交付什么,这个阶段就考核什么?不同的小阶段,考核侧重点是不一样。这种倡导下的KPI设置规则,才会体现力出一孔,否则容易隔靴搔痒!
3、年中阶段回顾,经理人的反馈技巧,沟通交流技巧,设置目标的技巧,这是HR需要给到经理人的辅导,这和经理人的培训工作关联。
4、HR要抽查业务部门关键岗位KPI设置有效性,可以通过几个维度和指标,检查业务部门设置KPI的有效性。很多公司的HR做不到这点,可能因为忙,可能因为不懂业务,可能因为业务强势等。我的实践主张,这是必须要坚持做的事!逐步形成绩效考核的审计,输出审计报告。没有这种检查和审计,光有PDCA流程,除非组织内团队经理的职业度高,一般执行环节会出现乱七八糟的情况。
五、绩效管理落地的其它保障和应对措施
(一)一把手或者老板是否重视?如果老板不重视,HR如何办?答案是凉拌!坦诚讲,老板如果不重视考核,老板如果对HR工作价值的认识,存在认知天花板的话,HR的头做不了什么。你能做的,尽可能去影响或说服,这很困难,因为地位完全不对等。一般老板都重视考核。
(二)老板重视,但业务线的团队经理不重视,如何破?大多数HR在组织内,因为各种因素影响,HR是服务性和行政性角色,没有话语权和地位。我的实践主张是,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性、沟通交流能力、应对策略和人际敏感度(避免踩雷)有信心的话,按如下方式推动:
1、团队经理或者老板,一般有三个点,痛点、兴奋点、痒点,HR总得抓住一个点。做好耐心和细致的培训和宣贯,沟通环节到位,比发个邮件做个考核更重要!尝试影响更多的团队经理,从他们需求痛点的角度,找到考核工作的共鸣感。
2、做好培训和宣贯的第一步,检查和审计是第二步。基于审计报告发现点,用数据同不care考核的团队经理沟通。如果无效,再和经理人的上级沟通。如果还无效,升级到经营会议上点名曝光。当发现仁至义尽的措施都无效,HR要敢于修理不负责任的经理,比如做不好绩效的工作,不重视考核,就别和HR提加薪和调薪,把加薪和调薪的权力,收到HR和老板的层面。这样干,需要有一个前提,你得取得老板支持,还得有专业性和策略保障,做到有理有据和滴水不漏,方是HR高手。
(三)实现分层和分类的考核管理,而不是一刀切的考核方式。
1、对高管,实现PPC的考核契约,执行4+1的维度,辅助年度述职,强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反馈。360度的考核,需要很慎重。对高管,KPI约定是艺术活。既要KPI,又要不完全掉入KPI。高管的有些工作,靠KPI无法衡量。有些非KPI的考核,也很关键。商业环境是VUCA时代,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和非此即彼。
2、对中层,团队经理的考核,分解为年度计划、运营或职能关键性目标、管理基础和人才基础、雷区指标。由上级主管考核,综合强相关的内部客户人员的反馈。
3、对基层,抓每个季度或半年周期内的牛鼻子关键任务为考核指标,而不是拿工资所对应的岗位基本职责为考核指标。
(四)不要追求100%的定量,有些关键工作任务的考核,定性描述也是要的,有它的艺术性。
综上,我对规模性企业绩效管理的落地实践主张,欢迎交流和指正,共享、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