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众号“听凯罗漫谈枫叶国故事” )
中西文化差异是新移民津津乐道的问题,每每谈及此事,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关注一个现象 —— 徒步在山间小路或是漫步在城市街道,常毫无防备地接收到来自西方脸孔的善意微笑,和充满友爱的寒暄招呼。
有人感受到浓浓情谊,瞬间被世间博爱包围,大有地球邻居是一家的感觉。也有人觉得,那是故作姿态,是习惯,是形式,是虚伪……
究竟是什么,可能只有特定场景下的当事人自己真正感受,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 当你踏入这一新的领土,你就开始了改变和适应,你也开始对陌生人微笑和打招呼,越来越自然,甚至成为条件反射的一部分。
公交车上
在中国,提到公交车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互动,脑中第一时间蹦出的是口角、殴打、坠江、撞人等关键词,同时也很难想象,这样一份简单甚至有些单调乏味的工作,能给从业者带来什么好心情。
相比之下,在枫叶国你的公交车乘车体验绝对算星级的 —— 一上车,一般照例相互微笑和寒暄(您对每个人都这么招呼不累吗……) ,掏出交通卡一刷,司机照例会说一声“Thank you!”(客气啥,乘车买票,天经地义呗),一般车子会稍等片刻,有时等你落座才起步(人少就是好,去哪都有座),等要下车了,轮到乘客回礼,在下车前乘客都会冲着车头喊上一声“Thank you!”,然后礼毕,下车,个别文明标兵级的司机还会回应“Have a good day!Balabala..."(嗨,小哥,别说这么多了,人家已经下了……)。
对一些特殊人群,那待遇就更是至尊级的,轮椅或婴儿车的上车流程那是相当的长 —— 先是其他乘客统统让到一边,从入口处会神奇地翻出一块延长板与路面相连,轮椅和婴儿车会缓缓推上车,至专门位置固定,前前后后感受不到来自司机或其他乘客的哪怕是眼神的催促,一切进行得如此悠闲和理所当然(难道就没有人急着上班或赴约的吗)。
还有,特殊人群需要照顾,等等就算了,对于自行车换乘的人(当然其实很少),公交车还可以提供捎带自行车的服务。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车人(当然其实也很少)就眼巴巴地等着自行车被放在车前的架子上或从架子上取下(从国内惯性延续的急切和焦躁让臣妾做不到啊)。
餐厅内
到餐厅吃饭享受礼遇,那是司空见惯了。这里的不同之处在于,隔一会就有服务员满脸堆笑地来问,“吃得还好吧?”"您还满意吧?"…… 视餐厅的档次,询问的次数从1次到3次不等。
一开始,吃着吃着看见冲上来一个人,热情洋溢地和你说话,有种受惊、突然要被噎到的感觉。慢慢地,搞清咋回事了,又常常因满嘴食物(对不起,吃相不好)说不了话而陷入尴尬 ,所以说,吃东西小口小口吃还是有道理的。
老实说,这么问来问去,是不是真有人会说什么不好, 我不知道(估计不好也不敢说吧,怕服务员吐口水的顾虑应该还是不论地域、普遍存在的),只能把这当作这里小费这么贵的理由吧。
陌生人的交谈
在公共场所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面孔,时而严肃带有冷峻,时而温和略显热情。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善意的表情,常会引发陌生人之间的对话。我相信,与陌生人的交际在每一个族裔是自带属性标签的,西人天生更开放,因此西人会主动找你攀谈,并且丝毫不觉突兀。
有一次,在滑雪的缆车上(四人一排敞开式的那种)遭遇一个12岁左右可爱男孩的搭讪(对于华人孩子这是不可想象的吧)。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他一会问问你从哪里来的,一会说说自己滑了哪些道,那大方交际的能力让我觉得像在和成年人说话。无怪乎社交能力恐怕是西方教育最引以为豪的成果了吧。
再说说求职中的社交,在一些由西方人主导的新移民求职讲座中,西方的求职顾问会鼓励新移民运用电子社交媒体拓宽网络,洞察机会。这本不足为奇,但不仅于此,他鼓励你像约网友见面一样把人家约出来进行所谓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 目的是搜集行业和特定公司信息,了解职业现状和前景,定位自身竞争力等。
What?!不认识的陌生人,能耗这个时间精力陪上你老半天,给你提供求职信息?这图个啥呢?在利益驱动的时代还有这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活雷锋?大概在短时间内我是没法理解的,但至少可以看出,在西方世界的职场里有着不同于东方的社交规则和习惯(估计脸皮薄的话,啥都干不了吧)。
还想听凯罗说更多枫叶国故事吗? 欢迎关注“听凯罗漫谈枫叶国故事”公众号,也欢迎热烈点赞和转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