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能量燕儿,每天分享正能量。
"7:30起床,3分钟洗漱,5分钟上妆,晚上10:00~11:00撰写日记……"这是一位女明星的作息时间表,她将每个时间段具体要做什么事情,包括多长时间完成等规划的十分清晰。
这份将时间切割的极细,准确到分钟的作息安排给我一种颗粒度很强的感觉,不由联想到之前看到的一篇专栏文章,文中提出了一个时间颗粒度的概念及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仔细想想身边那些优秀的人,似乎都能牢牢把控自己的时间,很多计划安排,他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习惯了以分钟为单位,特别有节奏感。
看到网上流传的那份王健林的行程表后,我就更坚信越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些牛人越能掌控时间,那份行程表是这样的:凌晨4点起床;4:15~5:00健身;5:00~5:30吃早餐;5:45~6:30前往机场……计算下来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大约是15分钟。
比尔.盖茨则更短,大约是5分钟。更夸张的是,每逢与人握手的场合,都需要按秒数去安排,并不是因为这些强者们的时间很宝贵,所以才需要切割的这么细;而是因为他们保持着精确到分钟、秒的时间颗粒度他们的时间才会变得越来越值钱。
细想之下不觉有点儿惭愧。我的时间颗粒度大约能以小时来计算,约朋友去吃饭,没有一两个小时散不了场,与同事漫无目的的闲聊,也能一来一回聊上好半天;打开文档敲下第一行文字前,至少得磨蹭半个小时……
要想变得自律起来,我们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反复进行切割细化,当我们的工作清单中密密麻麻地排满了一项接一项的任务时,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
我有个朋友经常出差,一开始他会在脑海中设计好大致的行程安排,结果旅途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弄得他措手不及,在间接连丢失了几笔大单后,他痛定思痛,每逢出差都要花更多时间和心思做行程安排,后来他发现安排的越细致,越能节约时间。
比如说他规定自己6点起床,7点准备到楼下打车。等车5分钟,如果期间还没坐上车,就另想办法保证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50分钟后准时到达机场,约定客户见面前,他强迫自己早到半小时整理思路和资料,他不再迷信自己的大脑,而是将所有的行程安排记在电脑和手机的日历工具里,一些重要事项还采用了备忘录的定时功能。
我自己的体会是,在职场中积极提升自我时间颗粒度其实是在塑造自己守时、职业化的形象,现在有很多时间管理APP,电脑、手机上也附带着很多软件,能帮助我们做好规划和记录,测试工作效率。我们不妨提前一天将第2天的行程或工作罗列清楚一项一项的去完成。而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最好以半小时为单位安排时间。
还记得那篇专栏文章中提到的这样一句话:"恪守实践的本质是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时间颗粒度。"生活中,做到这点并不难,比如坚决不允许自己迟到,最好调整或干脆改变与上司、同事、客户的通话方式,将模糊的时间变得具体精细。
比如,相约时询问对方"明天下午2点去您的办公室可以吗",若对方表示同意就提前知会对方"明天下午你有别的安排吗?3点我得赶回公司去主持一个会议"。
还有一个小秘诀是做任何事情最好都提前5分钟做准备。千万别小看这5分钟,它能让一切都变得更加容易。若能做到提前5分钟到达地铁站,就有很大概率能找到一个舒服的空位;开会前若能提前5分钟梳理会议重点,这样轮到你发言的时候就至少能够做到言之有物;约会时若能提前5分钟到场,便能空出时间去卫生间整理仪容,保持最佳状态。
所谓提升时间颗粒度,并不是忽视现实情况,随便拟人出一分超人也难以完成的行程表。我们当下最该做的是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工作范畴,性质和平时的工作效率,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一个综合考量,总而言之处于哪个位置就做相应的事情,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一下子将时间分割的极细,再无法做到将时间颗粒度精细到分钟的时候不如先努力提升自我价值,当你变得足够优秀时,你的时间颗粒度便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
谢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