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与共和国同龄的那代人,今年70周岁。已是古稀老人,每次回家看到感觉又老了一岁。
记忆中,父亲是个严厉的人。小的时候,姐姐和弟弟很顽皮,没少挨父亲的打,轮到我,因为还算听话,学习成绩也没让他们操心,所以我的印象里自己没挨过打。所以有的时候,姐姐谈起小时候挨打的经历,我都有瞬间的恍惚,我们俩是同一个父亲么,说的是同一个人么??但是,不挨打不表示不怕,从小就很怕他。以至于听到他一声咳嗽,浑身都要颤栗一下。。。。。。
记忆中,父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农家的院子里外堆的都是干农活的各种农具,有些都已经上锈,断了的,但是父亲会像变戏法似的将他们还原成完整的,还能使用。我家的农具非常齐全,经常有左邻右舍来我家借个锄头,用个钉耙什么的,有时还有邻居的拖拉机坏了,跑到我家一喊,父亲就紧赶慢赶的放下手里的活,赶去帮忙了。。。家里也经常堆着邻居们坏了的自行车,三轮车,镰刀,锄。。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工具,他们就放我家一放,然后说一声,叔,这个坏了,帮修修呢,我爸总是乐呵呵的答应好的,过几天来拿哈。。着急要的就卷个烟轴,在旁边边等边和父亲唠嗑。。。这是我家常有的画面。。。。。后来到了年过半百的时候,居然还学会了修鞋。。。
记忆中,父亲是个固执的有些偏执的人。他的固执,没人能比。比如他认为那时的我们就该好好上学,看学校里的书,任何课外读物都不允许看(事实上,那个时候我家里根本什么课外书)我记得的一件事就是读高二的时候,听语文老师讲了《红楼梦》,就很感兴趣, 从语文老师那借了《红楼梦》来看,我躲在楼梯间里偷偷的看,听到父亲回来了,就赶紧把书放起来,装做写作业的样子。。。现在想来,还有种莫名的感觉。。。。。所以我读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同学都去约会的时候,我就从学校图书馆借了几本书,躲在宿舍里一看就是半天。。。 。。。
记忆中,父亲是个大孝子。我读大学的时候奶奶过世了,爷爷开始一病不起,生活无法自理。每次都是父亲给爷爷翻身,擦背,倒尿盆,从没怨言,母亲负责爷爷的一日三餐,他们俩在爷爷躺床上的三年里,尽心照顾,让爷爷安心的走完了最后的一程。耳濡目染的这一切,给了我们姐弟三个最真实的教育。
记忆中,父亲还是个博学好学之人。那个年代的父亲成绩优异,读到初中毕业的时候,因为村里权势之人的阻挠,再加上奶奶也不舍得,原本有机会出去读飞行员的父亲就这样留在了村里。这也导致他一生都有些郁郁寡欢,后来见无法更改现实,也就妥协了,他开始疯狂的看报纸,听广播,看新闻,这也使得他懂的比一般的庄稼人要懂的多,邻居大爷大叔总喜欢到我家来唠唠嗑,听父亲讲讲在他们看来有些听不懂的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父亲还写得一手好字,钢笔字,遒劲流畅,毛笔字,行云流水,小的时候,家里的春联,邻居们的喜事名帖这是几乎都是父亲包了的。直到现在,村里人的办些红白喜事,还喜欢找他去帮忙,写写名,记记账,有他办事,放心。
时光是无情的,缓缓流动,一直往前,不给任何人后退的借口,如今古稀之际的父亲不甘无所事事,在把家里的农田转包给他人之后,又开始了村头家具厂上班的日子。。。。。。
在此希望我的父亲平安,健康,能够安度晚年,我也想尽快兑现心底那个小小的声音,在他们还能走动的时候,带着我的父亲母亲能够看看我们的大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