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唱嘉宾王以太,他的成名曲,《危险派对》,《目不转睛》,确实很火,但此刻,却想找个曲表达心情,好像忙完所有嘉宾工作的自己,没有之前那种活动顺利结束,如释重负的感觉,感到自己心态好像出了问题,没有高兴,没有喜悦,反而觉得有点茫然,事情干完,也一切顺利了,付出了,但所得的收获好像跟自己预期差很远,看似很忙的自己,其实在做一些低价值,容易被替代的工作,你做的事情,换个人,别人也能做,只是刚好你在这个位置,刚好总监也需要你,然后你就安排去把这个事情做了,归根结底,再忙也没有让你自身增值,你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提升,工作忙完,费用垫完,好像自己EMO了。
回顾一下这次嘉宾的所有工作:首先,这次合同的确定,一共走了两次流程,第一次是因为甲方名称不对,最后流程走完,也得全部推翻重来,费时费力。其次,关于合同内容细节,在合同内容敲定之前,其实自己完全有机会,根据之前的嘉宾演出经验,提出建议,这次关于合同付款时间和合同总费用的建议(不应该分两次付款,同时费用应该来个总包价,让经纪公司负责嘉宾机酒,地面往返啥的,让他们核算成本,给一个总价,可以免去很多后面的麻烦),这次的合作,想想自己为啥这么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合同中规定演出费分批支付,同时演出费不包含机酒,落地接待,餐费标准报销,这就导致自己来回得分三次上付款报告,同时后面嘉宾及其团队成员所有的行程安排,都要自己提前预订,现场安排,无形中工作量蹭蹭上涨,真的算多做了一个接待同事的工作。为啥上面说到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主要也是这个原因,明明干了两个多人的活,你拿到手的薪酬却跟之前一样,搁谁其实心理也有点难受,心疼一下自己,呵呵。
最后,总结这次嘉宾活动的全部过程,收获两点经验:1,凡是后续收到的所有合同,都请自己先认真阅读所有细节,撇开那些你不可控的合同内容,你多想想怎样在合同细节确定之前就给自己后续工作减负,正如下象棋一样,你在开局就多想几步,提前把后面的工作规划好,少走很多弯路。不开玩笑,这个逻辑思维真的很重要,记住凡是能用公司钱解决的事情,那就统一让它在合同总费用中体现出来,通过直接合同付款,让大部分费时费力的工作抛回给乙方自己去准备,好像突然想起之前财务同事说过一句话:“不怕大额结账,最怕小额纰漏”,为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大额付款都是根据合同流程走,有依有据,反而很容易核实,反而是小额的费用,很多时候不好全部体现在票据上,后面万一有个啥纰漏,那才是最烦的。瞬间恍然大悟,其实你所有的工作,就是一个成熟模式下的一环,你做得越专业,后面衔接你工作的一环就会越平顺,不止是给自己减负,而且也给后面的同事方便,所以说不要怪平时财务为啥关于费用的事情卡得这么严,很多时候反而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专业。第2点收获,那就是明白大方向,你做事的核心,就是保证演出费顺利付款,演出顺利完成,当你的思路越清晰,你就更从容地把自己核心的时间花在关键工作上,而不是为了一些细枝末节来回奔波,心很累而且吃力不讨好。
写这个日记内容之前,心很累,很emo,写完好像心理舒服多了,为啥心累,是因为自己为眼前琐事影响心态,而没有想明白核心点,吃一堑长一智,加油呗,工作做好,方法总结好,效率提高,慢慢把眼光看得更远,格局放大,自身价值提升,收获肯定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4019/72bf68b45cdb928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