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所想皆笔下,写出码出皆原创,在文字的世界里 ,有缘自会相见。
昨天讲了阅读历史书的几个要点,今天就来讲一下哲学,说到哲学,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认为哲学就是无用之学,整天就在研究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到处追寻人生意义。
人活着,就得活在当下,就像哲学上的三大终极问题,谁又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答案也会有各有各的不同。
说实话,这话没毛病,但是学习哲学不是说一定要我们去研究什么,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去思考。
那什么叫哲学?
在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解释的: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间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
即研究从是什么到为什么,随后衍生出了要怎么做的过程,这就是事物一定存在的本质。
起源于赤子之心般的好奇,发展与深刻而理性的思考。
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去工作?
1、我们需要生存,工作能使我们活的更好
2、因为竞争,产生价值,我们是间接竞争
哲学的分类
形而上学:
研究的是存在,是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
比如为什么现在各行各业都很卷?研究其本质原因,其实就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考方式。
自然哲学:
研究的是变化,这些东西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
比如,内容是怎么从文字时代发展成了现在的小视频时代。
认识论:
研究的是知识,认知,认知的局限性,认知的规律等。
即个体的知识观,也是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知识库、知识体系、认知水平等。
伦理学:
怎么把生活过得更好?幸福是什么?善良是什么等等
政治哲学:
社会是怎么运行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又是什么?
比如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
普及类:
西方哲学的发展史,大家的思想是什么样的,就是一些普及理论和知识的书籍。
在哲学上,很多书其实我们都不要去读,因为对我们没有任何用处,很多都是作者的思考,但是却不是我们的思考,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哲学是无用之学的原因。而我们普通人能看的哲学书很少,就看一些普及类,哲学巨著等就可以了。
哲学有什么样的内容?
1、问题——洞察力
即培养一种一眼看透其本质的能力,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实践中,有很大的用处,能让人有效而准确的抓到重点,但还是需要练习。
2、共识经验——提取共识
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经过大脑的处理,即是主观经验,而大多人的主观经验不约而同,就形成了共识。
3、推理——逻辑能力
我思故我在,只要我在思考,就存在一定的逻辑。
哲学的写作形式:
1、对话录
极其难写
2、哲学论文(散文)形式
3、数学形式
4、格言论语
优点是给你情感冲击,缺点是不太完整,就像一局名言名句,给你一个观点,让你感觉备受启发。
我们应该怎么读哲学?
找到要读的哲学书的主张,并锻炼在这过程中问题、推理和共识经验。
一般都不用怎么读,读些能读懂的哲学书就可以了,有自己的目的,就像《像哲学家一样生活》这本书,让人学会在生活中更好的生活,就像一个哲学家一样,让自己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没有越来越多的欲望,有的,只是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