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田俊国老师的《讲法:从说教到赋能》脑洞大开,文章中旁征博引运用了很多心理学,教育学还有国学的理念,一个有智慧,有涵养的老人铺面而来。
书中有两个理念对做企业内训师的我帮助很大,工作中经常会涉及到会议发言,主题演讲,培训等等需要表达的场合,如何让你的表达吸引到听众,通过语言给你的听众呈现一个立体的世界,平铺直叙,枯燥乏味早已经被摒弃。用好内在的五个小孩可以让你的表达精彩绝伦。
首先我们看一下五个内在小孩的机理,国内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在他的得到心理学大课里提到情绪时,提到内在小孩的概念,把你的情绪当成你的内在小孩,去关注它,呵护她它,理解它,这能让你回归理智。
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角度出发,其实我们不仅有情绪,还会有感觉、想象力、洞察力等等,田老师把内在小孩扩展到了五个,分别是小感:感觉,听众从你的表达当中接;收到的外在、直观的信息和感觉;小思:思维,包括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的部分;小情:情绪,调动受众的情绪;小想:想象,听众通过你的讲述能否激发大脑内的神经元连接,开启自己的想象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觉:觉察,满足受众对意义的探求,听完你的分享有哪些内容可以建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有哪些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听众在听的时候,五个小孩都在听,满足五个小孩才能让听众满意。就像给五个小孩喂饭一样,要采取五种不同的方式。
照顾小感:
1 .运用肢体预言,全情投入后的肢体动作,比如手舞足蹈;2.多用动作词汇,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照顾小思:
用归纳法,演绎法,结构化思维等方式,让你的内容符合逻辑,也可以多学一学金字塔原理哦。这里推荐大家使用思维导图,需要提醒的是,现在很多人用思维导图很多,但是方法不对,比如很多人用思维导图,竟然一个图片也没有。
照顾小情:
由内而外流露从语音,语调上流露自己的情绪即可。《庄子 渔夫》中有一句话:“真者,精诚之至也”真情不需要矫饰,内心的状态会自然流露。
照顾小想:
图片,影响,画面感会给听众更多的想象力。比如:“对面跑来一只黄色的大黑狗”
照顾小觉:
阶段性的提炼总结,结论升华,激活听众的反思则是照顾小觉最好的方法。
总结:首先觉察自己的内在小孩,观察别人的表达中如何运用五个小孩,在你的表达中尝试使用五个小孩。
五个内在小孩也可以应用在提问的领域,无论是做引导,咨询,教练,还是日常的沟通,演讲等等都离不开提问,如何让你的提问更加强有力呢?
第一个提问框架是用问题驱动内在小孩传球,灵活运用
从小感到小思:你怎么看发生的这一切?
从小思到小想:能不能描述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从小想到小情:想到那个画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从小情到小思:你看上去很愤怒,你的愤怒是几分呢?
从小思到小觉:从这个事情当中,你学到了什么?
从小觉到小感: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第二个框架是ORID
O 感知,R 联想,I 评估,D 决策
PS:思考这个ORID是否可以纳入到五个内在小孩的框架下面去呢?
第三个框架是罗伯特 迪尔茨提出的逻辑层次模型,从下到上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价值观、身份、愿景。当需要对方收敛时上堆,当需要对方发散时下切,让对方不断的切换脑区工作,更多层次,更全面的审视自己的问题,最终通过激发对方思考的方式完成影响。
座右铭:用阅读让你下赢人生的围棋。
参考文献:
武志红心理学得到大课
田俊国:讲法-从说教到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