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欲知陰中之陰, 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鍼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 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认识了自然界的阴阳和人体的阴阳以后,就要诊断和治疗了。冬天得病伤得比较深,会伤到肾,肾是阴中之阴,所以冬天一定要闭藏,要养精蓄锐,不要轻易出汗、漏精、冬泳;夏天得病伤到心,心是阴中之阳;春天得病容易伤肝,肝是阴中之阴;秋天得病容易伤肺,肺是阴中之阳。脏腑是相对应的,常说的五脏其实是六脏,最高级别的脏是无形的存在,藏的是神,每个脏都有它的经络,可以用甘针、砭石调整经络,以取得阴阳的平衡。
冬病伤肾,寒气深入体内,会有冻疮、静脉曲张,要顺着经络方向放血泻寒气。夏天体内热毒容易引起红肿热痛痒,没成熟以前千万不能切开放毒,惹恼了就会扩散。解肝经热毒,要么拿水浇灭,要么用辛凉解表的药刺激发散,以解肾水不足的问题。可以顺着手臂内侧往下捋,至指尖用三棱针放血,因势利导把热毒引出来。刮痧也是砭石的一种,没有热毒、瘀血的人不适合刮痧,而阳气旺的人又不适合艾灸。
背为阳,上半部心、心包,是阳中之阳,下半部肺,阳中之阴;腹为阴,足少阴肾藏精,属水下流,是阴中之阴,肝藏血,属木生发,是阴中之阳,足太阴脾专门吸收六腑转化的东西,是阴中至阴。阴阳表里内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气势呼应共振共鸣,人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阳气出来的时候,同一属性的东西都会跟着动,人体跟上天地的节奏,与天地一一对应,与天地做一样的事情,天亮了,阳了,应了,动起来;天黑了,阴了,应了,睡下去,不睡就不是应,这样就和了谐了顺畅了,熨贴了舒服了如愿了。而阴阳颠倒的人,自然不能跟天地相呼应,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不同步必然拧巴,拧巴着心也就没着没落无处安放,心不归位如何能够接收到天地发来的信息?
学习黄帝内经第三十四课,知道了“输应”的“输”是把脏腑体内的气输送到体表,“应”是气势呼应。
放下刻意,放下强迫,松开手,安住心,应着天地,静静地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