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轼首开以诗为词的风气后,经由辛弃疾的发展,词与诗在表现手法和抒情功能上已基本合流。姜夔接受辛弃疾的影响,也移诗法入词,变婉媚于清刚,开始了以诗入词的词风变革。但姜夔移诗法入词,不是要进一步扩大词的表现功能,而是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阳刚化。代表作者有温庭筠、韦庄、秦观、柳永、周邦彦等词人的传统婉约词派到了姜夔时代,大多失于软媚轻浮,虽经周邦彦雅化仍然不够,而曾盛行一时的江西诗派也积弊重重,杨、范等人都试图改造其弊病。杨万里指出江西诗派的弊病,拿晚唐诗来修改它,而姜白石则拿江西诗风入词。
晚唐词自温庭筠以来,便多写宫体、恋情,情调绮丽温柔,而姜夔亦写恋情词,笔力却清刚峻峭。如《琵琶仙》:“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此词怀念故人,抒写离情,当归入思念合肥恋人一类。“春渐远”句秀逸脱俗,“千万缕”句亦奇崛瘦硬,离情起于春景,归于阳关事典,旧景今景交融重叠,引出无限惆怅感伤。姜夔用清刚的健笔写柔情,正是合江西诗派的黄、陈诗和温、韦词为一体。他一方面用中晚唐诗修改江西派诗,一方面有用江西派诗修改晚唐、北宋词,以江西诗瘦硬之笔救周邦彦一派的软媚,又以晚唐诗的绵邈风神救苏辛派粗犷的流弊。以修辞一端来说,他从用唐诗成语词汇走向宋诗的造句铸辞,也是他的词风特征之一。
姜夔在手法上也并不避忌化用唐诗和用典。“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化用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连着化用了杜牧的《赠别》、《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衬景贴情之外,也是与上文“杜郎俊赏”的对应。《疏影》更是一句一典,翠禽、佳人、昭君、寿阳、阿娇、玉龙曲等等意象本不相干,却被信手拈来,写梅花时不觉突兀跳跃,气韵贯通,融化不涩,是用典的正面例子。稼轩《贺新郎》(绿树听鹈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与白石《疏影》(苔枝缀玉)、《翠楼吟》(月冷龙沙)都是用事用典融洽流畅的佳作,不能以掉书袋视之。
姜夔在词人身份之外,还是一个杰出的音乐家。他长于自度曲,《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十七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他的《长亭怨慢》的小序说:“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阙多不同。”这些自度曲中,有一些是先作词后谱曲的。先作词不受固定格律的束缚,可以舒卷自如地抒发情感,这比谨守格律的作词法要自由得多。
姜夔词在形式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他配在词前的小序。有些小序除了交代作品的前因后果,也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清幽隽永,如同精致的小品文。如《念奴娇》序:“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又如《浣溪沙》序:“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都如一篇写景的清新散文小品,与词照应,颇有意趣。
自柳永变雅为俗以来,词坛上一直都是雅俗并存。到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力求醇雅清俊,这正迎合了南宋后期贵族雅士们弃俗尚雅的审美情趣,又加上他独特的词风与诗法入词的变革,姜夔词被奉为雅词的典范,在婉约词与豪放词之外别立“清刚”一宗,自成一派。宋末词人多学白石、稼轩。清人汪森《词综序》即说:“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至清代,浙西诗派更奉姜词为圭臬,曾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