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别人家上课,小兰说口渴,我说:“你找阿姨要一杯吧。”我特意说“阿姨”,而不是说学生的妈妈,就是暗示她要有称呼。她过去要水,果然没有称呼[捂脸]。回来我就问了她。她说忘了。我说“求同学帮忙,尚且要有称呼,何况长辈?”
小兰的妈妈是位彬彬有礼,很有涵养和亲和力的人,小兰跟长辈和老师讲话的时候,经常没有称呼,表情和语气都显得生硬。为何会这样呢?我也跟她妈聊过,妈妈也只是抱歉地说自己没教好。但深层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我思考过很久也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她家里,发现她家的保姆非常热情、周到,还发现小兰的父母因为工作忙都是很晚才回家。我突然想到——可能是因为她一直受保姆的照顾的原因!保姆也算长辈,但地位还是有点不平等,她估计对保姆很难有足够的尊敬。于是她再遇到其他长辈时,也就同样态度了。这也许不是她的本意,但习惯的东西不容易改变!
我还特意多问了她一句,家里请保姆有多久了。她说四年了。果然啊,她现在五年级,成长最关键的几年是保姆照顾,而不是父母多陪同!
可见,一个人成长成什么样子,跟她的家庭环境真是太密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