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不妨先让其从学做家务开始

【转】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不妨先让其从学做家务开始

作者: 吴庞炜 | 来源:发表于2019-07-24 00:17 被阅读0次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关于我们这代稀有品种的教育争论就不绝于耳,对独生子女是否会成为“目中无人的小皇帝”的担忧和争论,从来不曾停止。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当今的这代孩子,那些00后们,跟我们这代人比起来,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很多人竟发展成为不折不扣的“低能儿”。在接触了大量真实的案例之后,我像当初对我们充满费解的上一代一样,对这些孩子的前景忧心忡忡。

恕我直言,当代孩子的整体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他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小就见识更多,所知更多,但是他们的人格和心理发育程度却普遍与其头脑装备的知识储备不相匹配。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自理能力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人在人格层面的发展水平。而这些年轻的一代,其生活自理能力的退化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举个例子。在沙龙讨论时,几位妈妈曾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其中,她们曾众口一词的说:我真的没有想到我自己对孩子的包办替代到了这样的程度,因为我之前一直认为自己并不惯孩子,我也反对娇惯孩子。但是事实却打了我的脸,在不知不觉中,我就把孩子惯坏了。我真的没想到会这样。

她们用了好几个“我真的没想到”来表示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程度——我也相信她们的确是真的没想到,就像这位妈妈说的:“我一直认为我并不惯孩子”,但是事实上,“惯”的行为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她们曾这样描述自己对孩子日常生活包办的细节:我会将换洗的衣服包括内裤袜子,放在孩子的床头——这个行为从小做到大,已成一种习惯,以至于她们并没有觉得自己做的有多么出格,但是当教育结果被现实检验时,问题却来了。

一个孩子去了外国,短短二三个月后放假回家,他的外形令他妈妈非常错愕。固然,他这一路风尘仆仆,期间还倒了飞机,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至于到了浑身散发着臭味,衣服上也有可疑的污渍的地步。

他的妈妈非常惊讶,因为在儿子寄宿的人家,有洗衣机,也有可以花钱就帮他洗衣刷鞋的服务,但是孩子却变得这么“脏”。

另一个孩子刚刚高考完,在某次他和父母一起逛一家名牌运动鞋店的时候,因为鞋带设计的稍微繁复一点,他竟然半天也没穿上那双鞋,店员在旁边笑着说:现在的孩子真是生活能力有点差哈~连鞋带也系不好。孩子当时没有发作,但是出了店之后和父母大发雷霆,非常生气,恼火店员对自己的“嘲笑”…

当类似事件不断在我耳边回响的时候,我从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习以为常,我发现:很多当代父母对孩子的娇惯已经深入骨髓,更为可怕的是,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

娇惯与控制,从来就是一对双生子,有多娇惯,就有多控制。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下生长的孩子,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但是为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买单的人,恰恰还是孩子。

今天我想从“家务劳动”这个微小的角度打开一扇窗子,来谈一谈家庭教育的“那些事”。

1. 娇惯与控制:注定如影随形

就像自尊与自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娇惯与控制,从来也是如影随形的伴侣。家长对孩子有多少娇惯,就有多少控制。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娇惯/控制,都是父母自身人格不完整的必然投射。

包办替代的溺爱和简单粗暴的控制,其核心成分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父母对孩子界限的侵犯,也都无一例外的在孩子身上投注了自己的投射。

① 核心信念:我不相信你

“将换洗的衣物包括内裤袜子都为孩子准备好放在床头”,这个行为的潜台词是:我不相信如果我不给你整理好,你能自己找到合适的更换的衣物。自然,没有家长会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是这种想法来自他们自己的潜意识,这些潜意识会真实的传导到孩子那里,并被孩子接收和内化。

父母为什么会无意识的娇惯孩子?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投射。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中都有一个“内在父母”和一个“内在小孩”,前者是我们内化了父母和社会的规则,有点类似于人格维度中的“超我”,而后者则更接近我们的“本我”。

当一个人格发育并不完整的人成为父母之后,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内在小孩投注在孩子身上。看似他们在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其实他们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那个从未被真正满足的“内在小孩”。

这就是来自父母的自恋。这份自恋,使得父母不去关注孩子真实的需要,而按照自己的臆想去揣测孩子的需要,简单说,他们活在自己的自恋中。如果妈妈自己总处在不满足感的心理状态中,她就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孩子也总是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因为这种照顾的感觉如此美好,所以她在不知不觉中就享受了这种感觉。

不被相信的孩子就等于是得到了来自权威的“诅咒”,孩子在这种无形当中的暗示之下,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他们需要妈妈的照顾,而妈妈也特别满足于孩子与自己的“共生”——当然是在“恶果”没有显露之前。

② 核心关系:共生

共生简单说就是“我们是一体的”,与之相反的则是“我们之间是有边界的”。自恋型的妈妈在潜意识里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她既会对孩子百般溺爱,以满足自己的自恋,同时也会对孩子百般控制——因为如果孩子做了自己,那就脱离了和自己的共生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共生几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很多家长却很少能意识到自己在下意识的和孩子保持共生。他们有无数合理化的理由来管理孩子:如果我不管ta写作业,ta就会偷懒;这个孩子一点也不让我省心,如果我不提醒ta明天上课要准备的东西,ta就肯定会丢三落四…..

这样,就把他们与孩子之间的边界不清的共生关系合理化了。“合理化”本身,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用来保护自恋人格的父母,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

蒙特利梭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爱”与“自由”,但是人格不完整的父母却无法给到孩子真正的自由,他们认为孩子一旦脱离他们的照顾/管理,孩子就会滑向深渊。这样做,会直接破坏孩子与外界事物“第一手”的关系和感受,自然,孩子的精神胚胎也就无法正常的发展。

③ 不求不应,当应则应

正确的家庭抚养方式应该是“不求不应,当应则应”,它的意思是,如果孩子不需要家长的时候,家长只需要做一个安静的观察者,如果孩子主动发出求救信号时,父母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到孩子恰当的帮助。

很显然,对孩子的包办替代是在孩子没有提出请求的时候,父母主动送上的照顾,这样做,剥夺了孩子的感受,就像著名的说法: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妈妈的过度照顾,会损害孩子自身对于冷热的感受,剥夺孩子自主选择增减衣物的选择,剥夺孩子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掌控的机会。

控制也是一样。其核心是“你必须听我的”,不管是道德绑架的软控制,还是简单粗暴的硬控制,都使孩子不能按照自我真实的愿望去生长。坦白说,虽然龙应台的散文金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已经传播到了千家万户,但是真正能做到“放手”的父母却少之寥寥,究其原因,是因为人格完善程度较高的父母,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放手,就成了一个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愿景。

2 . 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务,培养的却是人格

当代中国的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却少了人格和品质的培养。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十二分的重视,但是对孩子做不做家务劳动,却认识的非常浅薄。甚至,还有家长会这样跟孩子说:你什么都不用做,一心学好就行了。

这实在是大错特错。

① 做家务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

就像一个人的人格会体现在方方面面一样,一个人的能力也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很多家长有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习惯,很容易将事情分为“对”“错”两极,或者将两件事物起立起来。比如说,干家务就耽误了学习的时间,就是一种将家务和学习对立的思维习惯。

家务和学习对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作为高等生物,其主要特征就体现在“学习力”上。任何探索世界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学习”的形式,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体会到很多学习本身的乐趣,掌握很多技能,这个过程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反而会极大的促进他们的学习。

将家务和学习对立起来,本质上是将“学习”的范围过度狭隘化。认为只有坐在书桌前才叫学习,这是家长眼界的狭窄。

比如说,在收拾屋子这个劳动过程中,一定会锻炼孩子的归纳和整理的能力,很多孩子上学后丢三落四,忘东忘西,其实就是整理能力弱的表现,而丢三落四又会降低效率,带来挫败感,这又怎么能带来高效的学习呢?

劳动本身乐趣无穷,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是游戏的一种。而游戏,是建立规则最好的方式。如果父母将劳动视为一种游戏,为孩子在这个游戏中设立完成的标准,设立完成后的奖励(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奖励),那么在学习家务的过程中,实际上就等同于为孩子树立了规则意识。家长通过对家务的引导,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孩子的秩序感,锻炼了孩子的整理和归纳能力….这些能力都在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社会发展中意义重大。

在文中提到的那个不太会系鞋带的孩子,他妈妈的说法是“孩子从小就动手能力不行,更爱动脑”,这种标签对孩子是一种无形的自我设限,孩子果然“如她所愿”,二十岁的年龄在系鞋带的问题上还困难重重。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在哪方面特别弱这种说法,孩子只是被更多的包办替代或者在动手的时候被管教的太多,而出于自我保护变得越来越“懒”。如果家长能够放手+鼓励,那么孩子的“笨手笨脚”就不会成为问题。

② 建立自我掌控感

说到刚才系鞋带的那个例子,可能很多人认为孩子发怒是因为遭到了店员的嘲笑。这种说法只是一方面,事实上,孩子在试穿鞋子的过程中,还体验到了深刻的“挫败感”,这才是引发他激烈情绪的根源。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自我掌控感,也就是控制欲。幼儿在肛欲期体验到的快感就来自于对自己大小便的控制。自我掌控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育。

如果一个人经常体验到各种挫败感,那么这种挫败感会进入他的潜意识,成为他积压的情绪,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无意识的情绪之中,ta的心理健康水平一定不佳,也很难会有什么创造性。

试想,一个在处理生活琐事中处处受挫的人,ta的自我掌控感能有多高呢?

让孩子生活自理,增强自我掌控感,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孩子通过劳动,将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条,能够自主的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衣服,摆放自己的书桌文具,安排自己的时间…这些都会带给孩子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家长包办替代,让孩子丧失了这些感受和能力,ta的人格就会变得非常懈怠,成为一个被动型人格的人,ta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能力怀疑,对自己能否做成某些事没有把握,他们会更多的表现出依赖和控制——当自己无法完成时,就会依赖他人,如果对方不能被依赖,就会想方设法的控制对方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生活包办替代的多,孩子一般都会有“白眼狼”特质的原因。他们一方面依赖父母,但另一方面又因为缺少自主掌控的积极体验,会非常逆反。

③ 自由的人,才自律

很多父母在孩子长大后,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会对孩子的学习等各方面很无奈焦虑,他们焦虑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孩子一点都不自律,对学习毫不上心。

事实上,自律是一种人格,而非一种行为。

人格的培养体现在方方面面,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孩子人格的重要场域。一个经常做家务的孩子,ta对家庭的认可程度和参与程度一定高于从不做家务的孩子,换言之,这样的孩子更有责任心。同样,一个从小就被引导着自给自足,能够生活自理的孩子,他们对于自我边界的掌握会更加清晰,对待学习,他们也更容易认可学习是自己的事,而非别人的事。

著名心理学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曾经写到,成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着,ta可以自主选择,同时也能自我负责。如果家长在生活中的细节中从来不允许孩子选择,全部使用包办替代或简单控制的手段抚养孩子,那么孩子也就不可能学会为自己负责。从这个角度来说,让孩子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增加ta自主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从自理生活的经历中体验到自我负责的感觉。

我需要再重复一遍:一个人的人格就像一棵大树的根,它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它绝不会在学习上这样体现,在生活上那样表现,它一定是一脉相承的。而培养一个孩子健康的人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实际上就体现在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的一餐一饭、一言一行当中。家务劳动,生活自理,不仅是一个生活能力高低的问题,更是一个孩子人格成熟的体现。当一个孩子能够有效的管理自己的生活,ta也就必然有能力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因为所有的内容,其背后都有根本的关联。

我希望各位家长充分重视生活中这些小事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在人生的旅途上不会走的太远,读书生活样样不行的孩子,注定是被淘汰的废柴。一个人是均衡的发展体,就像钻石一样,每一面都折射着其核心人格的光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不妨先让其从学做家务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az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