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十一章抑郁和躁狂型人格2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十一章抑郁和躁狂型人格2

作者: 流动的温暖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06:35 被阅读0次
轻躁狂人格:一方面精力充沛,机智幽默,自吹自擂,且不切实际。另一方面会为得罪别人而心生内疚,难以忍受孤独,有些严重的个体缺乏共情和爱的能力。他们很难处理丧失和缺乏哀伤的体验。

躁狂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驱力:生理方面,遗传获得;心理方面,抵御内心的焦虑。

情感:难以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当负性情绪来临,通常否认悲伤或失望,而表现为愤怒,甚至是勃然大怒,难以控制。他们掩盖着欢愉背后的脆弱,可以随心所欲的眉飞色舞,但从来未曾真正体验过内心欢畅的平静。

气质:常常精力充沛,容易激愤,善于交际,情绪易变和注意力涣散。

躁狂者的防御机制

否认:时常以忽略或以幽默来对待令人感到压力或恐慌的事件。

付诸行动:以逃离面对可能造成的丧失的情境。还可能通过纵欲、自我麻痹或通过挑衅,甚至偷窃行为来躲避情感的痛苦。

贬低:贬低他人来维系自尊。

对于躁狂者来说,任何能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都比忍受折磨要好受得多。

躁狂症的关系模式

轻躁狂者早年经历创伤性分离的情况比较多,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过更为严重的丧失,或者是来自养育者的情绪关注极为缺乏。这类儿童缺乏机会用情感去处理这些分离体验。

躁狂者的自体

很难平心静气,自我整合困难,对依恋恐惧,担心分离。夸张,幻想多,有超能感,不接受自己无能。

躁狂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躁狂者的移情:展现自己的魅力同时又令人匪夷所思,迷人的外表,具有洞察和魅力,自我协调一致,治疗联盟良好。这是否认和防御的杰作。

治疗师的反移情:一方面被躁狂者迷人的外表所蒙蔽,从而低估其痛苦程度和潜在的瓦解状态。另一方面对来访者的唠叨不胜烦恼,感觉他们流露出的情感如此肤浅,让人无法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拼凑完整。

诊断的治疗意义

1、关注来访者可能脱落的风险。在初始访谈中,治疗师应明确告诉来访者,治疗期间与治疗师之间建立的有意义的依恋关系,很可能会使他们以逃离来防御。需要提前约定,一旦他们产生脱离治疗的想法,需经双方讨论,约定后治疗才能正式开始。这会让来访者意识到,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式结束某段关系,即正视关系的终止所带来的哀伤及其合理感受。治疗过程中应该对来访者的否认和缺乏哀伤给予持续的关注。

2、治疗师经常需要对来访者的某种防御“釜底抽薪”,例如单刀直入地面质否认防御机制,并指出否认的对象。治疗师必须立场坚定,倾心竭力,并向他们提供正面解释,使他们意识到消极情感不一定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3、躁狂者会竭力避免自己陷入悲痛或自我解离,治疗师从容不迫的态度能够为焦躁的来访者提供很好的示范。治疗中所使用的语气要言简意赅。

4、许多轻躁狂者会用高谈阔论来避免痛苦的话题,流露真情对于他们讳莫如深。治疗师需要不断检验他们语言的真伪,及时指出他们的搪塞,玩笑和敷衍。治疗师的积极敏锐,真情实感,词必达意对来访者很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十一章抑郁和躁狂型人格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bq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