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跟着微软全球副总裁,听听人工智能的A(lgorithm)B(ig

跟着微软全球副总裁,听听人工智能的A(lgorithm)B(ig

作者: 我在北京听讲座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19:19 被阅读14次

    【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大风三千】​

    (注:这里的ABC,跟百度提出的“百度云ABC”里的ABC不同,百度云ABC是指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位一体战略。)

    我在北京听讲座。此为第 1 篇

    2019年6月13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未来已来”系列讲座,这一期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微软全球副总裁洪小文博士带来的演讲《智能简史及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洪小文博士以其独特的“智能金字塔”的视角,简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及展望,并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一起讨论了由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哲学思考。

    ▲摄于清华大学大礼堂前

    一直以来,人类都在制造机器替代自身去完成某些工作。这些机器可以代替人的手脚改造周围环境,有些力大无穷,有些精准无失。但如果有一类机器能够代替人的大脑,人类便开始警惕起来……

    以下内容,是笔者听完演讲后的整理及思考。虽然笔者的整理并无“高深”之处,不过看完之后,至少能对人工智能有点“ABCD数”。

    何为“智能金字塔”的视角?

    洪小文博士把智能这个“东西”,分为了5个层级(如下图),它们是:1.记忆&计算、2.感知、3.认知、4.创造力、5.智慧 。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看成是从金字塔的底端不断往上爬的过程。洪小文博士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已经爬到了“认知层”的一半(紫色区域)。

    ▲朱民院长(左)和洪小文博士(右)

    笔者认为,如果学过心理学,你会觉得这个金字塔似曾相识。随便翻开一本认知心理学教材的目录,可以发现即便章节的安排有不同,但始终少不了这几块:感觉&知觉、注意&意识、记忆、问题解决、思维、创造力……这跟“智能金字塔”的内容很是相似。不禁让笔者联想到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说到的一句话:“一切的技术都是人的延伸(…all human artefacts are extensions of man, …)”,而人工智能技术也可是人类“认知行为”的延伸。那么这个“智能金字塔”的视角,其实很接近认知心理学的视角,而人工智能的很多理论也是从认知心理学发展过来的,因此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实际上是可以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指导”的。

    其实,人工智能三大核心之一的算法(另外两个是大数据和算力)之中,目前被广泛应用的“神经网络算法”本身就是模仿人类神经网络行为(这也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的数学模型。

    那么接下来,在跟随洪小文博士讲解“智能金字塔”的过程中,笔者也会试着加入一些认知心理学角度的思考。

    人工智能是如何爬到现在的?

    1.记忆&计算:这其实就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即储存器(Memory)和中央处理器(CPU)。记忆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基础,储存器也是计算机一切计算的基础。据笔者了解,内存与硬盘的关系,可以用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短时记忆)与永久记忆(长时记忆)的关系来描述。至于计算能力,这是计算机CUP不断迭代中最重要的提升项目之一,也是计算机诞生的最初目的。艾伦·图灵在构想图灵机的时候,就是将人们使用纸笔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抽象化,由一个虚拟的机器替代。无论记忆力还是计算力,计算机都远远超过人类。

    要把这种计算能力变成各种场景之下的应用,还需要借助软件来实现,即通过代码(编程)的力量为解决某个问题规定一定的运算方式。这时候的算力,可以看作一种基于因果规律的“逻辑计算力”。用”高斯求和“的例子来简单说明:同样是从1+2+3+4+…一直加到100,一种方法是提升计算速度在短时间内完成,另一种方法就是像高斯那样通过1+2+3+4+……+n=(n+1)n/2一个简单公式来快速完成。这个公式本身可以看成一段代码(其中的“+、/、=” 就是这种代码的“语言”),而产生这个公式的思路就是算法,算法是超越语言的,需要依靠代码来实现。就目前来看,计算机可以替代人的计算能力,却无法具备人改变思路(算法)的能力,只能按照既定的算法一遍遍地执行(计算)。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又有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通俗地讲,云计算就是通过大量在云端(互联网)的计算资源进行计算。这就像是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成本低廉,只不过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2.感知:这一层提到的是视觉、听觉、触觉等一系列的感觉,以及识别这些物理信息“意义”的知觉。对大脑的研究,使人们知道外界的物理信息是通过相应的感受器官(眼、耳、皮肤)转化为电信号,经由神经传输到大脑,大脑接受到这一电信号时就产生了感觉。那么一个系统若要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必须得有传感器。人造传感器在对物理信息的转化上,也经历了由模拟信号到二进制的数字信号的发展,这让物理信息的储存、加工和传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二进制真伟大)。简单地说,人造传感器输出的就是平时所说的数据。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对环境的“感觉”越来越“真实”,输出的数据也越来越“大数据(Big Data)”。当然,PC和手机本身也是一个高端传感器,其输出包含使用者行为的数字信号,通过互联网的搜集,就成了代表使用者行为的大数据。

    ▲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过程(采样-量化的颗粒度越小,分辨率越高,就越接近真实物理信息)

    接下来,对这些数据的”识别“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也是人工智能在这一层上的应用。怎么识别呢?通过算法识别,算法本质上是一种思路/思维。这里笔者要提一下逻辑性思维和直观性思维。逻辑性思维下的算法是要先将信息概念化,根据语言规则进行逻辑推理,并把这一过程写成串行的指令,再让计算机执行。这也是人类解决抽象问题时的思维模式,它基于因果规律,是可以解释出来的。而直观思维下的算法,是用数学模型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是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协同处理。这种算法即神经网络算法(Neural network algorithm),是没有逻辑可言,并无法解释的,就像一个“黑盒”。为什么无法解释?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大脑是如何通过单个神经元来实现思维过程,只能通过数学模型来模拟。人工神经网络不是按给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执行运算,而是能够自身适应环境、建立联系、完成某种运算、识别或过程控制。

    在笔者看来,人工神经网络本身就是数据(信息)的一种加权分布模式,通过设置一定的学习准则,每次新输入的数据在网络中进行加权、对比运算,并对输出的结果进行反馈,按照相应的规则调整连接权值,形成一个反馈闭环。在经历数据不断“喂养”的循环过程,人工神经网络本身的数据加权分布模式也在变化,最后输出结果越来越接近想要的效果,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这个学习的成果,也就是变化后的数据加权分布的模式,其本身就是个算法,即人工智能。这时的人工神经网络是相当庞大的,不可能打开一点一点分析,也没有人知道它其中的因果关系,被称为黑盒算法。目前在提到人工智能时,基本都在说这种黑盒算法。而在提到编程时,往往是基于逻辑思维的白盒算法,每一行代码都是工程师“码”进去的,都可以得到解释。

    ▲人工神经网络:输入层(Input)、隐含层(Hidden)、输出层(Output) ▲随机失活,一种优化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

    3.认知终于到了这一层,洪小文博士给到的组成有:理解、洞察、推理、计划、决策……同时他认为目前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只达到了这层的一半。大部分人在工作时就是处于这一层,基本上就是在“解决问题”,过程如下图:

    ▲问题解决闭环

    其中,算法承担分析和决策的功能(图中展示的是人与人工智能(AI+HI)共同协作的模式)。人工智能想要实现真正的进化,也必须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地循环反馈。那么在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和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理解自己在做什么”,这也是人工智能的瓶颈所在。人工智能在建立联系的时候,是基于权值相关性,而人是基于因果规律。就像柏拉图说的,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洪小文博士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日出和公鸡打鸣,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却不知道是因为日出才有了公鸡打鸣,“只知道What而不知道Why”,不过这不影响人工智能在它们之间建立准确联系并触发相应效果。

    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决策,比如同时对几百张面孔进行识别,对数以千万计的人推荐定制化内容等。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人工智能在决策时只能按照给定的任务模式来处理数据,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无法考虑系统之外的因素。它不像人类那样,在进行决策时可以考虑不同方面的因素,因为人类的思维是开放式的,是基于因果规律建立不同系统之间的推理,而人工智能在不同的系统之间是无法建立推理的。这或许也是人工智能的天花板——只能停留在“智能金字塔”认知层的一半。

    通往更高层的可能路径

    如果能让人工智能在不同的神经网络算法之间有“意识”地建立推理关系,那么人工智能或许可以突破认知层,通往更高级的创造力层。

    在大名鼎鼎的AlphaGo之后,Google旗下的DeepMind又推出了AlphaZero,它一出世便战胜了AlphaGo和其他几个“哥哥”。它跟AlphaGo的最大区别在于不需要预先给定任何数据,只使用基本规则,从零开始训练。它是通过接收环境对动作的奖励(反馈)获得学习信息并更新模型参数。这是因为AlphaZero有两个自主神经网络模块,即行动网络和评估网络,这两个网络在互相博弈之中自己产生数据并不断学习。以前,虽然我们不知道AlphaGo是怎么想的,但是我们知道它是怎么学的。现在,我们不但不知道AlphaZero是怎么想的,我们还不知道它是怎么学的。不过不用担心,AlphaZero自己也不知道,因为它虽然是在不同神经网络算法之间建立了联系,但这种联系仍然不是基于因果关系,因此还是无法跟“围棋这件事情”之外的系统进行推理。不过在围棋这个封闭领域里,它的确接近一个“无所不能”的智能系统。

    让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算法拥有“意识”,可以自主对信息建立因果关系。这一步,或许就像洪小文博士说的那样,”大约是5-500年吧“。

    4.创造力:这一层是人类专属的。洪小文博士在这里提到了一个观点,人工智能是“以繁制繁”,而人类是“以简制繁”。人工智能依赖大量数据之间的不断作用——这是机器的强项,强大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最终形成了一种加权分布模式(识别模式),这是”以繁制繁“。人的智能是在复杂中找到规律,根据规律来解决问题,这是”以简制繁“。

    笔者认为,这种差别也是人类拥有创造力的原因之一。爱因斯坦在1916年创造性地提出引力波(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的时候,几乎是零数据,当时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检测到相关信息(数据)以供推理。当然,这同时也说明引力波无法被证实。而在100年后的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爱因斯坦当年提出的假设被证实。

    洪小文博士还提到,人类的创造力经常是在大脑低频状态下发生,人的意识相对薄弱,或许这时大脑建立了本来“不相关”的因果关系。这一行为可以看作“大胆假设”,那么“小心求证”就可以交给更擅长计算的机器去做。

    5.智慧:洪小文博士表示,“我觉得我还没有资格谈论这一层”。笔者表示,“我也没有”。

    除此之外,洪小文还从左右脑分工的角度,简述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关系。他认为,人工智能未来或许可以成为人类最好的左脑。

    ▲左右脑分工。

    彻底数字化的时代

    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数据。回到”问题解决闭环“来看,一切的分析和决策也都依赖数据。彻底数字化的世界,同时也是遍布传感器的世界,必将到来。

    洪小文博士提到了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的概念,广义上的理解就是,物理世界的事物都有个数字孪生的兄弟。那么它意味着什么呢?以下是笔者结合洪小文博士的演讲进行的发想:

    1.“执行器“的神经系统:给机器添加传感器,就等于是给机器添加了神经系统,让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传输相关数据到控制系统,当然这个控制系统可以是人脑也可以是人工智能(算法)。若是到人脑,我们可以了解这台机器的”健康“状况,并做到预防维修。若是到算法,就相当于赋予机器一定的自我决策能力,这大大释放了人的负担。若是这个算法搭载在机器自己身上,那就要求有计算能力,因此它需要有颗”芯“。这感觉就像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且每一台机器都会因其传感器传输的环境数据不同,学习出不尽相同的算法。更现实的操作是,机器上只有传感器和执行器,它通过无线通讯技术接受统一的算法控制。这很像”物联网(IoT)“到”智能物联网(AIoT)“的发展。前者的概念更侧重无线通讯技术,后者的概念更侧重算法。通讯的速度、范围、稳定性、成本等属性成熟之时,便是万物智能互联之时。

    2.模拟:数字世界给予人们一个低成本模拟现实世界的”实验室“。可以在里面模拟核爆炸、臭氧层破坏、政策的影响等等。想到AlphaZero利用两个人工神经网络互相博弈的方法,可以自己产生数据,或许有这么一种可能。只给定一个”基本法则“,模拟出一个不断产生数据并不断自我进化的系统,进化的速度取决于计算的速度。当然这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没有外部干扰是可以一直运行下去的,它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有其特定的数据加权分布模式。虽然其本身只是一种关联而不是因果关系,但如果从其中一个点开始往外发散,并一步步建立因果关系,这就像极了人类在现实世界中所做的事情。

    DTaaS

    洪小文博士在最后,提出了微软DTaaS(数字转型即服务)的商业模式。微软把自己定位为数字化赋能者,为企业提供平台及解决方案,且绝不会涉及企业的业务数据。其”赢得信任的方式“的原则,笔者深感认同。该原则的三大基础为:合法与主权、负责、透明(告知&同意)。

    ▲赢得信任原则

    在提到人工智能当下的应用情况时,洪小文博士表示,算法意味着效率,数据意味着精准。目前,人工智能应用远不及大数据应用的范围大,且对数据的应用也处于不充分的状态。无论是组织还是企业,可先从获取数据出发。

    同时笔者也了解到,目前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现实。比如,神经网络算法虽然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但因其工作原理仍是“黑盒”(不像程序一样可以逐条解释),在一些高风险应用上仍需慎重考虑。再比如,算法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的决策,这在某些领域,是否也是人类独立性的丧失?更何况有些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被决策”了。

    最后,笔者想落到洪小文博士回答人工智能何时可以突破认知层的那句话,”5-500年吧“,我觉得这个回答也能很好地解释”未来已来“四个字。在如今快速变化的人类社会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人类不会停止探索。

    未来何时会来?5-500年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微软全球副总裁,听听人工智能的A(lgorithm)B(ig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ew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