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质与精神

作者: 一个想太多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21-10-23 23:01 被阅读0次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从来都不把内心的幸福的寄托于物质世界的简单满足,而更加钟情于精神世界的平和与丰饶……一个人只有平心静气之时才会让躁动的内心静下来,精神世界远离物质世界的纷扰侵袭!

久居嘈杂喧嚣的物质世界之中,人的身体会在日复一日的繁忙工作中度日如年,偶尔还会期待打破习以为常的相对稳固的和谐环境,因此来激发精神上的鲜活力与兴奋点;如果丰富的物质世界能让人沸腾的热血瞬间冷静下来的话,那我宁愿相信白日梦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

关于“欲望与幸福”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有过经典的论述,人的欲望有大小之分,而人的幸福有层次之分,如果仅仅依靠物质的满足来刺激感官世界得以感受幸福,这种幸福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假性的幸福;人的欲望和幸福两者从来都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也不是水涨船高的同步提升,比如人们非常渴望拥有一件昂贵的包,可能耗费几个月甚至更多劳动时间得到的劳动报酬去换取,得到之后的结果会通过视觉感官激发神经系统来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分泌的多巴胺会让人暂时的获得幸福,这种短暂的刺激性幸福之后,可能会陷入不断来临的阵痛——昂贵的包是单一性,紧接着得有与之相匹配的衣服、鞋、饰品甚至更多,最后可能对自身的本体感到不满意,从而陷入无尽的欲望漩涡之中无法自拔,更无法获得长久的幸福!

这种超出自身最大核载的物质“欲望”必然为其所累、所伤,甚至拖垮自己的精神意志……

反之来看,把这种物质欲望进行降维,提升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不把幸福仅仅寄托在一件件物质之上,可能会获得长久的幸福。从朴素的简单生活开始,哪怕是去观看迎着朝阳在枝头颤抖的一朵小花,哪怕是凝视一块潮湿侵蚀而剥落的砖墙……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高地,遥想一道道篱笆墙遮挡不住秋菊的阵阵芬香,空中飘浮的朵朵白云亦无法遮盖雄伟壮丽的屹立南山。

细微之处见真知。

一个人物质拥有的更多,不一定是获得最多幸福的人,但是精神世界丰盈的人必定伴随着许多平凡的快乐和幸福……有时候物质世界的精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汲取和承载更多精神世界的丰盈!

2021年10月23日写于静观堂

相关文章

  • 浅谈精神与物质

    生活,本是单一的颜色,但,有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可能就不一样了。 人生四季,春夏秋...

  • 浅谈物质与精神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从来都不把内心的幸福的寄托于物质世界的简单满足,而更加钟情于精神世界的平和与丰饶……一个人只有平心...

  • 精神与物质

    古,精神与物质皆贫瘠。 初,精神领先于物质,物质贫瘠。 今,物质领先于精神,精神贫瘠。 末,精神与物质皆得以满足。...

  • 精神与物质

    古代,我指的是道德的约束生活律法的那些王朝,那段时光。人们的生活,不管是精神与物质,都是贫瘠的。种地靠天吃饭,为人...

  • 物质与精神

    人类思维现在是碎片化,如果将思维模式分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目前西方学者正在探讨这个问题,中西方的思维各有优点。西...

  • 物质与精神

    现在的社会,或许有的人因物质而苦恼,但慢慢的精神上的苦恼也随之而来,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认为过得生活不是自己所想...

  • 精神与物质

    他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月薪不过一千,却要供奉一位老母亲,母亲已年迈,可年轻时为了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于是这深深地烙...

  • 物质与精神

    这是一个物质泛滥,精神匮乏的世界,

  • 物质与精神

    柴米油盐酱醋茶, 琴棋书画诗酒花。 生活繁杂要热爱, 精神充实更胜它。 ---2018.2.24

  • 物质与精神

    N一78 接老妈来我家住, 说实话, 一天三顿饭, 远不如哥嫂照顾的精致。 有时甚至可能老妈一天吃一顿或两顿。 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物质与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hi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