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小灶群参与每日晨读感悟输出一段时间后,慢慢地会更深入思考和挖掘每天内容和自己日常的契合点。理论再多,书看再多,不实操都是纸上谈兵。
今天的主题是有效社交的最大前提是有效沟通。美国作家凯伦·伯格写的《如何实现有效社交》精选了其中3个内容,分别是听众档案、93%法则和鱼熊技巧。
这两天刚好又在参加职业后续培训,听老师讲课虽然是一种单向交流,但上午和下午老师的不同授课内容和讲课方式的对比冲击给人的感觉产生的不同效果,对比一下这三条法则,竟然完全适用啊!
听众档案
上午的Y老师,讲了某税法的历史沿革用掉了一半时间,讲了适用的法规法条用掉一半时间,明显没有准备太多干货,我带着满满的期待去听课,结果老师逼我刷手机啊,内容太无聊了,讲的东西要么就是我都懂的,要么就是过时没用的。
下午的H老师,也是讲同一个税种,但我听下来全程没有走神,因为都是税务局怎么来审核,如此判断的依据是引用哪条法文哪个解释,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为什么讲同一个内容,一天培训结束时我听到学员都在议论,下午的时间过得太快了吧,没听够啊,上午的内容给的时间太长了,真是浪费大家时间。
所以在开口前,最好先琢磨一下你的听众,在心里给听众建立一个档案。怎么建立呢?建议牢记三个问题:
第一:沟通对象是谁?
第二:他遇到什么困难?
第三:什么能激发他的兴趣?
建立「听众档案」,能让你在开口前理清思路,清楚地预设出听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93%法则
授课老师在台上一站,我觉得他的精气神很重要,不管授课内容准备到什么程度,你的身体语言,将会占到总体印象的93%。那另外的7%,就是语言组织,需要你的核心信息简洁,千万不能复杂,用最简单的词汇击中要害。如果核心信息不简洁,对方可能没有耐心听你讲下去。
所以下午的H老师在身体语言和气场和核心词汇上都肯定胜过上午的Y老师,才会引起台下大家的共鸣,并带入大家到达这个工作意境中。
鱼熊技巧
到了讲课最后阶段的互动环节,是学员的提问时间。当有人向你提出问题时,思考的重点,并不只限于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还包括怎样回答问题可以引导对方转向。
其实这也是一个授课技巧,我也作为讲师去台上讲过课,最怕现场提问环节,没太多自信的老师是不会设置这一环节的,这个现场答疑的需要老师具有很好的业务水平和经验,但通过本文这条技巧,我觉得可以试着巧妙地把对方提的问题转移到你比较精通熟悉研究过领悟的问题,当然这背后,两者之间需要快速找到契合点,这时候可以考虑哲学角度的契合点,来试试,不管怎么样,对双方都是有收获的。
所以,不管干什么,大家的时间宝贵,需要我们去做好有效沟通,虽然我写的内容有一点点偏主题,毕竟讲课大多数时候是单向输出的沟通和面对面互动沟通还是有区别的,但我觉得这个角度对我的工作有帮助,因为我马上也要给客户去授课了,总结这几点经验特别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