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一回回目是“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开篇诗有云“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是不是很眼熟,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开辟鸿蒙,谁为情种”,贾雨村与冷子兴分辨清浊二气。《西游记》与《红楼梦》的关系真是太密切了,不是简单的巧合而已。
书中讲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红楼梦》中宝玉落胎时口衔的那块玉,也叫“通灵宝玉”。想想如果一婴儿出生,真的口里含块玉,家人还不得吓死。可知是譬喻。石谐音是“识”,佛家讲有八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所以才通灵,说它能大能小,大能变为巨石,把《红楼梦》整部大书刻在上面,小能变为美玉,含衔口中。这些都是譬喻。《红楼梦》之所以又叫《石头记》,就是因为第八识落印象,含藏一切记忆种子,可知《红楼梦》作者是参透了《西游记》花果山这块石头。“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风表动相,所以后来石猴又叫行者。猴表不定,攀缘心不断。
书中又写到水帘洞里面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李卓吾点评说人人皆有此福地洞天。《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花表因,劝众生修福修慧,因果不空。福慧双修,福慧圆满,就成佛。佛又称“二足尊”,说的就是福慧圆满。佛家常把阿赖耶识比喻成瀑流,“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心念如瀑流,念念不住,三心不可得,相有体空,让众生观照般若性空。烦恼如同瀑布水帘盖住,烦恼无自性,是假相,透过它是真相,实相。所以作者故意写那么多的石家当,也是谐音“实”,表法唯一实相。《金刚经》有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福地洞天是表法众生具足之自性清净,是真家,真归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