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可能会纠结于某个问题,冥思苦想许久,却没有任何的解答,扔到一边之后,玩了一会,忽然想到了解决办法,这看似神奇的过程,其实是大脑另一种模式在运转。
大脑的两种模式
我们大脑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专注模式,另外一种是发散模式,前者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某一个问题,进而做出理性决策,而后者是处于游荡状态,犹如三维弹球一样,又如无头苍蝇乱撞,再或者升到顶点的烟花,四处散开。
四处碰撞的三维弹球我们的生活,这两种方式都是必须的,没有专注模式,我们不可能解出高深的问题,样样会,样样松,无一技之长;如果没有发散模式,我们就成了“死脑筋”,做事不懂得变通,一个问题上面找不到答案,所谓的“灵感”与我们彻底无缘,最终无疾而终。
专注模式的开启,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我们这个注意力涣散的时代,这个只能不断训练,才能有高强度的专注,比如冥想、番茄工作法;发散模式的开启,我们每天都在做,洗澡、运动、吃饭、散步、与朋友聊天等等,这些都是发散模式。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太勤奋反而会让我们无法取得进步的原因,因为这个问题得不到解答,我们大脑的发散模式没有开启,没有让大脑自动地去寻找答案。
那些厉害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我们所熟知的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他也常常无法想出好的创意,他的办法就是睡一觉,醒来的时候忽然想到好主意,所以就解决了......
阿基米德泡澡的时候,突然想明白原来可以把皇冠放进水里,来测试它有没有参杂其余东西,于是他衣服没穿就跑出来了......
国外很多的科学家,他们的科学成果,不是在实验室里面做出来的,而是在跟几个搞科研的同行吃饭聊天的时候聊出来的。
之前去听学术讲座,李工真教授讲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提到一个酒吧,几个诺贝尔奖得主去喝酒,你一句我一句,在桌面上不断地推演公式,一笔一画,最终把一个问题解决了,后来他们都回去睡觉。
有个科学家半夜醒来,发觉把刚刚的推理过程和结果忘记了,于是三更半夜跑去那几个科学家的家里,拉回原来的酒桌上,发现桌面已经擦干净了,于是他们重复刚才的过程,你一句我一句,又一次把问题解决。
后来这个酒吧决定,这些桌子每隔三天才擦一次,理由是:或许服务员的一个无知之举,会导致人类科技倒退几十年,这得不偿失啊。当然,这是后话。
写在最后
可鞥有人会想,我直接启动发散模式去思考,把问题扔给大脑,不就行了?你想多了,我们大脑本来的设计就是逃避思考的,能节省一点能量就节省一点能量,所以,彻底死了“不劳而获”的心吧,没有跨越成本线,一切都是负数。
了解大脑的工作模式,你可以想得比别人更多,看得比别人更远,这就是“公开的秘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它能否发挥作用,全在你自己,祝你好运!
(首发于我的今日头条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