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漫长成长岁月,出于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我衍生出一系列做事风格和待人接物的个性特征。总能暗暗察觉到自己的所有行为一直是被一种内心力量深深牵引着的。以前总是觉得这是个人格局和生长环境所致,直到经历过一些挫折和变故,才开始愿意真正面对自我内心,也就是我内心深处潜在的完美主义小人。
决定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也是又一次完美主义力量的驱使,我想要更了解自己。这几年一直在做一些事情,愿意的、不愿意的、刻意做的、假装自己喜欢的,太多了太多了。我周围也有很多完美主义特质的同学和朋友,能为了一个目标而保持较高自律,不断挑战自己,而我相比之下则略显平凡,并时常会为此而感到自卑和忧虑。
如果你看到这里,并且也有所感触,那么你的人格特质里或多或少也具备一些完美主义倾向,因为爱比较和追求更好就是完美主义人格的典型特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希望我的内心独白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01
特质1:注意力在完美目标上
我们很容易将自我注意力放在内心完美目标之上,我有个习惯类app,里面堆满了我想改正的坏习惯-----不能驼背、睡前不完手机、吃饭七分饱、早起早睡·······内心有一个完美外形的标准,成为像刘诗诗那样的大美人;也有一个学霸形象的标准,成为图书馆里经常看到的那个起早贪黑看书的女孩子;同时也有一个人际关系的理想模板,成为同学红那样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的女孩子········
而每当我做不到这些:早上又没早起,当中发言还是表达不清时,我会深深陷入一种自卑和焦虑之中,以致于常常自责。
特质2:过于关注细节
在我写代码的时候常会关注字体大小合不合适,编辑器背景好不好看,强迫症的想要调整到最舒适。每当我遇到一些问题,去网上搜索了答案,看到别人的代码函数前面都有美观的注释,马上又去思考怎么给之前自己写过的代码加上漂亮的注释。
常常忽视了自己搜索问题的初衷是要解决问题。太过于关注问题的细节往往会导致因小失大,不能从全局中把控问题。
特质3:嫉妒爱比较
水是我又爱又恨的一个女生,一开始我很喜欢她。
水:“你好厉害,我早就注意你了。。”。
我:“没有啦没有啦,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哦!!”。
我们一直以最要好的朋友相处过很长一段时间。
水:“我们去逛街吧,等我换个衣服”。
我:“你今天真好看!”(心理暗自不爽)
水:“哈哈,前几天有个男生夸我好好看!”。
我:“。。。。。。”。
由于十分爱比较嫉妒的心理,相处难受 ,最后我们就不再那么要好了。
特质4:在意他人看法
从小到大我不怕黑不怕蛇不怕脏,我最怕的就是当中说话,每次那种时刻都有一种快要令我窒息的感觉,手心手背一把汗,心跳加速,这源于我们害怕出错的心理。害怕自己咬字不清,表达不流利,害怕别人因此而讽刺自己。事实上,别人没有那么多的心理活动,我在台上的尴尬别人也没那么在意,在意的是我自己。在我还没做之前,就用一个演讲家的标杆衡量着自己。以致于在我真的做不好一件事情之后,十分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需要花很长时间平复。总是迟疑不决、畏首畏尾。
特质5:精神洁癖
这种完美主义不仅影响着自我,也同样会对周围人和社会立下完美目标。
在社会关系中:我曾以为这个世界是富有同情心的,大家应该同情弱者,每当我因为能力不足而被现实打击了之后我就会抱怨,感叹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与我自己期许的不一致,容易受挫和困惑。
在人际交往中:对伴侣和朋友要求极高,我一开始是无法接受我喜欢的朋友身上出现我觉得类似“阴暗”面的,其实大家都一样把,缺点和优点并存才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
02
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当死忙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自己,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by张德芬
我一直在思考寻找本我的意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性格不能代表真正的自我,是通过后天成长环境所造就的,寻找本性的目的在于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回归到我们最初的孩童时代,对周围环境都充满了信任,我们会毫不掩饰追寻自己内心世界,做出正确的抉择,获得超乐。
性格束缚就会使我们的性格是片面的,从而片面的看待世界,做出盲目的事情,变得随波逐流。

03
完美主义人格的人其实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我们所看到的那些社会成就很高的人,就是很好的利用的自身的完美主义特质,在某一领域内精益求精,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她们也许察觉了并很好的规避了这些劣势,转而将完美主义的优势放大,做到极致。这也是剖析自我的终极目标所在。
比较极端的完美主义,往往由于对自我的苛刻,很容易导致在做事过程中,常常因不能达到自己预设目标而陷入自责,以此会用“假勤奋”来掩饰自己的失落感,引发一系列狭隘与自私的行为。
比较健康的走势是走向享乐主义人格:开始放下对自己的苛刻,不再关注瑕疵,尽情享乐。
不太健康的走势是走向浪漫主义人人格:由于内心真实情感无法宣泄而变得情绪化,反复无常,常常脑补一些感情戏,emmmm。有时候还会自暴自弃、自怨自艾,沮丧并且充满无力感。
04
分析了这么多完美主义人格的典型特质,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其优势,我觉得首先可以从环境中入手。你大概可能会说,环境是个很难控制的变量。但我反而觉得一个人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做一些决定,比如工作环境,完全可以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挑选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成长环境。
我们内心有着严格的是非观,那就适合:架构和规则制度清晰,需要留意细节的工作学习环境,在团队合作中也可以主动承担这一部分工作。之前和大佬参加黑客马拉松,我就很自觉承担起了写文档的工作。(好吧,其实我觉得是我应该再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技术水平)
出于难以容忍差错的特质,也可以尽量避免选择那些根据不断变化或者不完整信息不断调整的环境。我们内心的完美主义标准,会让我们对太多不可控而犹豫不决和痛苦。人活着不就图个开心嘛,找到适合并且喜欢的,用心做好就很棒了。

05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暗示来修正:
- 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要做好与之共的持久战准备
- 去做,而不要等万事俱备
- 缺点要一个一个改,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 学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客观现实中:我要如何较好完成这件事,而不是我要如何完美表现我自己
- 预留娱乐时间,强制性地将娱乐和玩耍列入时间表
- 不要过分压制自己真实情感,尽可能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将想法表达出来
- 结交一些宏观视野的朋友,他们的目光不会被现实所限制,多聆听自己的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开阔
- 不要期待直线式的上升过程,要追求曲线式的进步(有起有落但是总体是上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