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强化的可遇见危机,文明的灭顶之灾

自我强化的可遇见危机,文明的灭顶之灾

作者: 徐金敏顺风_9082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08:20 被阅读0次

    自我强化的可遇见危机,文明的灭顶之灾

    创建于2019年11月25日

    一、什么是可遇见危机?

    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每个人都知道某种危机必然发生。但这种知道不仅无助于危机的解决,反而会加速和深化危机,使下一轮危机的毁灭性超过上一轮危机。这种特定环境(文明)存在的时间越长,危机爆发对这种环境(文明)的破坏力越大,且靠内生力量人们将始终无法摆脱这种特定环境。

    案例一,在中国农业社会环境之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属于可遇见危机。造成这个危机不可避免的根源:王朝起点:人少地多,且平均;王朝中后期:人多地少,且集中。这是一个文盲都可以理解的数学问题。

    案例二,在工业社会环境之中,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同样属于可遇见危机。造成这个危机不可避免的根源:社会债务指数增长要求社会订单指数增长,但实际订单不可能持续保持指数增长。这同样是一个基础数学问题。

    二、可遇见危机会导致群体麻木?

    因为它是可遇见的。

    数学上必然,且实际不断证明必然。

    所以,每个人认为它本该如此,是迟早的事情。

    在本该如此的认知指导下,各个位置的思考者的所有心思集中在:I、维持稳定(制度、工作和客户),不要在自己手上出问题,稳定压倒一切。II、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效仿过去的阶段性成功经验,出问题,由历史名人与历史经验背锅,自己不负责任,稳定压倒一切。III、内核是个难民,自己要先储备度过危机的钱财,社会会自我腐化与堕落,精致利己主义会盛行于世,言行不一致,人格分离。

    通俗的说:

    第一,因为思考者(我)认为它必然发生,所以这个锅不该由我背。

    第二,因为可遇见危机是群体的灭顶之灾,所以,思考者(我)作为个体背不起这个锅。

    第三,因为每个我从开头就不打算背锅,也背不起这个锅,所以,每个我战战兢兢的希望把这个锅甩给未来,一切求稳。什么稳当,死守成规,自己不做,也不允许别人做,谁做,给谁扣帽子。

    第四,每个我为了预防未来必然发生的危机,而加速危机的爆发。农业社会,农民会攒钱买地,抢着当地主,加速土地集中,加速危机。工业社会中的个人在危机爆发前会减少消费,攒钱,抑制消费,进一步加剧订单不足,加速经济停摆。因此,可遇见危机是越预防,越发生。也可以说,越临近可遇见危机爆发之前,社会相互算计,甩包袱,扯皮,推诿的强度和频率越高,社会信任被一点点撕裂,社会是一点点变得麻木的,但大家却以为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精致利己主义者横行,经典与经典案例是挡箭牌。

    综上,可遇见危机会导致:没人能负责,没人愿意负责,每个人指责别人付不起这个责任;人人谋私利,以求在危机中自保。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如此。今日的法国人如此,今日的美国人也是如此......因此,群体对可遇见危机认知越深刻,个体越自私,可遇见危机爆发的毁灭性越强。

    三、为什么可遇见危机是文明的灭顶之灾?

    1、旧中国农业文明社会

    三国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后的第一个分裂周期。虽然汉族腹地中原地区出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但曹魏政权和其继承者依然能够吊打北方游牧民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只能从臣下和奴隶做起。但最后一个汉族创建的政权明朝,被仅有几十万人的少数民族,四处屠戮.....在冷兵器时代出现了“三光”,“三光”之后,才会有“湖广填四川”。“三光”之后,才会有汉民族直接被“削发易服”,从心理上和身体上被奴役和摧残。为什么曹魏期间,少数民族要从臣子和奴隶做起?为什么南宋可以组织起相对有效的抵抗?为什么明朝比南宋条件好很多,却不能组织起像样的反抗与自救?是满族比女真武力更胜吗?真实原因:明朝人还没有干岳飞的事情,就开始思考岳飞的后路。算计代替计算,人越多越是乌合之众,任人宰割。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很多人依然沉浸在所谓的“崇祯困局”的争论之中,在可遇见结构性危机内寻找破局之道。为什么?大家依然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箱体内思考问题。大家依然采取明朝人的思考路径去思考,因此,大家和明朝人一样会陷入东林党争一样的闹剧之中。

    跳出明朝人的思考方式,崇祯困局很容易破解。地少人多,土地集中是当时的根本矛盾。明朝人在1602年(万历年间)就获得了《坤舆万国全图》,这张东方首张世界地图上清晰的标注了北美洲和南美洲。如果从崇祯上台(1628年)伊始,就直接招安东南沿海海盗(郑成功的父亲等,一直渴望被招安),鼓励海盗(给他封侯,让他们去发现新大陆,谁发现,属于谁;谁占领,属于谁)去把过剩的人口运至美洲,去美洲殖民。那么,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新西兰将是大概率事件。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和南美广袤的土地是不是可以彻底解决崇祯的问题?在殖民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提早与欧洲文明完成碰撞和对接?因此,解决可遇见危机的关键是能否跳出约定俗成的认知路径,但稳定压倒一切,没人负责(也不允许别人负责)的环境,谁敢为天下先?谁在破坏旧平衡?

    请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的时间点:1、1620年8月,五月花号(美国的起点)才开始从英国起航,五月花号上的成员只有100多人。2、1624年,荷兰人才开始进入台湾,荷兰人经营台湾很多年后,依然难以抵挡郑成功的军队。3、1770年(崇祯已经死了126年),英国人才发现澳大利亚。1788年,英国人才向澳大利亚流放了700多名罪犯。如果当时明朝人能换一种思维,将流民与难民按照英国人流放犯人的方式,安置到的当时的蛮荒之地(澳大利亚、北美、南美等地),那么,抽离的人口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内生性矛盾,更可以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华。但很遗憾,1602年就已经绘制完成的《坤舆万国全图》只能沉睡在国家档案库里变成摆设。崇祯时代是一个人人不负责的时代。人人不负责的时代,最终必然会酿成“湖广填四川”的人间惨剧。湖广填四川只有五个字,但这五个字的背后是四川人被血腥屠戮殆尽,是北方与南方人口大面积血腥减损,是中华民族近代沉沦的开始。

    2、西方工业文明

    我们再看西方,自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危机周而复始的发生。几乎每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灾难性的战争与浩劫,但人们认为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自然提早预防,自然相互甩锅。饱受战争蹂躏的欧洲人越希望避免战争,越难以逃离战争的漩涡。七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浩劫比一场浩劫强度高,连续的浩劫为何难以避免?因为在数学框架下和实际中都难以避免。

    先说数学框架:工资(P)→消费(P+S)=企业收入=利润(P)+工资(S),工资是消费之源,但工资(P)却小于消费(P+S),这意味着经济循环递减,要使这个经济循环获得持续(储蓄+消费=利润+工资),就要找到反补大众储蓄账号的来源。反补大众储蓄账号的路径有三条:

    第一,贷款投资(工业化和城市化),投资释放的工资变成储蓄,阶段性的补充消费。但这个路径的起点是贷款,贷款人(企业或政府)未来要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钱依然源自消费。因此,这条路会加重远期经济危机,是一剂止痛药。

    第二,出口=本地企业收入=本地利润+本地工资=本地资本+本地储蓄。因此,出口是弥补本地消费不足的最佳工具。但出口必然会加速外部市场破产,外部市场破产必然破坏本地脆弱的经济平衡,依然会加深本地危机,这依然是一剂止痛药。

    第三,政府贷款=战争开支=军需订单=企业收入=利润+工资=企业资本+居民储蓄。当投资和出口手段全部失效,最终战争就会变成唯一解。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市场规模越高,战争订单的需求量越大,战争的破坏性越强。因此,一战与二战都是基本数学框架的必然产物,且战争的毁灭能力递增。

    我们接着谈实际困难。以上数学模型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客观实际就是按照这个模型走的?但你谈这么简单的数学模型有用吗?答案很明显,没用。因为人们已经先入为主,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经济危机是复杂的非确定性问题(牛顿都搞不定),而非简单的数学模型。这种认知直接放弃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方法。直至二战后,这个问题才获得初步缓解?怎么做的呢?美国负债=美国福利保障=美国消费=美国进口=其他国家的出口=其他国家的利润+其他国家的工资与储蓄。即,以美国政府负债促进居民消费,以美国消费和进口逐一拉动其他经济体消费不足的矛盾,进而激活其他经济体内部投资,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

    英美全球化的本质差别在于:英国是以英国生产与出口驱动的,是贸易顺差,其他国家消费不足,加速破产。美国是消费和进口拉动,美国消费循环吃不消,自己破产。看看历史数据,是不是始终没有逃离基本的数学框架?储蓄+消费=企业收入=利润+工资。 工业社会生产能力充足,只要有充足储蓄来源,经济就发展,就发达。如果储蓄来源不足,经济就凋敝,就破产,就发生经济和债务危机。

    今天,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在美国债台高筑、全球政府债台高筑、全球企业利润岌岌可危的今天,我们要到哪里寻找新的居民储蓄补偿机制?既然,全球生产能力已经绝对过剩,只要储蓄充足,经济就发展,就发达。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向公众账号注入储蓄?为什么马斯克提出的国民基础收入被置若罔闻?为什么前美联储主席提出的开着直升机撒钱,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原因是西方人认为经济危机、债务危机不可避免。在这种认知环境中,思考者自己回避的起点是:提出经济危机可避免的数学模型必然是骗子,提出互联网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理论依然是骗子。因此,无论伯南克,还是马斯克,他们都只能思考方法,而不能思考所以然(数学模型)。所以然(数学模型)被思考者自己定义为荒诞之谈。

    请注意:是思考者自己直接否定了思考所以然的起点。明朝人天然认为:自己居住的地区就是最好的地区,离自己越远,环境越差(中国的现状却是边缘环境更差)。你不愿意政府把自己发配到边疆,你凭什么把难民发配到更遥远、更恶劣、更危险的新大陆?因此,饱受儒家思想(爱民如子)熏陶的你根本就不能想(这么龌龊的事情),别人想(这么龌龊的事情),你比他位高权重,你会指着他鼻子骂他不是人;你没有他位高权重,你会心里骂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和魔头。但实际呢?看看今天,我们眼巴巴希望移民的地区,恰恰是明朝人认为:没有办法活的、充满怪兽的蛮荒之地。

    今天的西方人已经变成了400年前的明朝人,掉进了自己预设的陷阱。现代西方人和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连牛顿都不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我凭什么可以找到?我比自己心中的大神牛顿、爱因斯坦更高明吗?显然不可能。思考者主动放弃了思考,才看不见环境的质变,工业化已经使生产与运输成本变得可控,只剩下了渠道成本。而移动互联网则可以使渠道成本变得可控。牛顿算不准是因为没有确定性参数(他所处的时代信息不对称),而不是他数学不好。

    中国人呢?过去70年,我们是亦步亦趋的学生。老师在陷阱中挣扎,我们还却以为老师在偷偷独享“狗肉”,自己也想跟着跳下去,总想尝尝经济危机的味道。当解决问题的努力与正确方向南辕北辙,内生性矛盾会变成自我强化的怪兽,当它释放出来,其恐怖程度会远超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是一旦系统性危机转化为战争,不择手段就会取代理性。

    请注意真实历史,无论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都用上了当时人类能够用上的所有最高科技。

    现在,人类的最高科技是什么?

    原子弹、无人飞机、智能机器人、无人坦克、无人……因此,人人不责任的今天持续,毁灭性的明天就具有确定性。

    四、解决问题的钥匙

    建设全民持股的公共网络,人人持股,人人负责,解决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

    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储蓄+消费=企业收入=利润+工资。储蓄是有限的,没有制度性补偿,会枯竭;储蓄枯竭,利润就会随之枯竭;利润枯竭,经济会停摆;经济停摆,战争归接管经济,毁灭会随之发生。这已经是被历史多次证明的客观事实。但我说了这个数学模型也没有用,因为任何一个自己都背不起这个锅(大家代表别人的指责:你凭什么)。要解决问题,只有大家一起背,一起分享权力,传统经典放在每个人内心的“大师”才能闭嘴。

    在全民控股公共网络内:数字订单=提货权=居民储蓄=消费=订单。把企业未来订单直接转化为现在的提货权,直接通过奖金让渡到员工账号,变成居民储蓄。使居民储蓄每年都会获得有效补充,使消费动力变得源源不断,使债务持续被抽走。补充的储蓄被企业赚走,偿还历史债务,债务会不断下降。否则,债务利息5%,存款利息3%,负债始终比资产增速快。你如何解决债务危机?

    五、百年变局对我们的要求

    城市化(贷款)投资是工业社会释放储蓄的总阀门。

    数学表达:城市化相关贷款投资=利润+工资=资本+储蓄

    2008年,全球城市化率达到50%,进入历史性拐点,全球金融中心美国立竿见影爆发债务危机。十一年过去了,债务危机愈加严重,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开始总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的癌变开始快速蔓延。

    习主席明确提出清晰方向:世界处于百年一遇的大变局之中,中国人需要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共享与包容的心态,履行一个大国职责,积极主导与参与重塑全球经济与贸易,筑梦中国,使中华民族完成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经验:可遇见危机没有外力作用,自己不可逃离(越陷越深)。过去,我们无法从农业社会的可遇见危机中逃离,西方的工业化的工具是我们的救赎。今天,西方社会无法从工业社会的可遇见(经济)危机中逃离,我们能否给他们提供智能化的工具?如果能,我们不仅完成自我救赎,更能够与西方真正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如果不能,我们和西方相互甩锅,人类能够逃离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危机当前,你愿意负责吗?

    1、消费者

    你的手机是新渠道的基础设施;

    你的休闲时间创造新渠道产品和服务的源动力;

    你的消费决定创新的方向,是创新的直接动力;

    你能否拿出你的休闲时间和智能手机,帮助社会搭建一个新渠道?

    不谈条件!

    如果你行动,这个事情很简单。

    因为所有人都是消费者,消费者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由人。

    如果你不行动(举手之劳都不干),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抱怨上学难、养老难、看病难、买房难、赚钱难、融资难、就业难………

    2、政府公职人员

    世界处于百年之大变局,是政府解决问题,还是市场解决问题?

    如果根植在旧制度与旧价值观体系之上的政府能够解决问题,以中国政府强大的执行力,是不是早就解决了问题?

    如果是市场解决问题,是不是政府公职人员应该有鉴别婴儿和洗澡水的能力?如果政府公职人员没有鉴别婴儿和洗澡水的能力,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中国拿什么来赢得百年变局的机遇呢?如果公职人员都没有鉴别婴儿和洗澡水的能力,一味求稳、维稳,是不是和党中央与习主席指引的伟大方向南辕北辙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天然的是命运共同体,公职人员要保证99%的稳定和1%的创新。如果彻底封死1%的创新,那么,力求100%稳定的稳定就必然难以走出可遇见危机的魔咒。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尊重市场,释放市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尊重市场的基础是不是要尊重市场的自发和自觉?

    3、投资人

    99%留给现在与安全,1%留给未来和精神上的冒险。

    免费共享之上是股权共享和价值互联网。

    因为后者比前者对消费者更有利,消费者最终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组织方式。

    免费共享已经遇到天花板,如何打开这个天花板?

    单纯从数学上看,很简单。

    建设全民控股的公共网络体系,股权直接在公共网络内上市,而不是却纳斯达克。

    只有股权留在公共网络之内,每个消费者都具有基础信誉,每个商户、每个企业都有基础信誉,这个内生的信誉才会持续被放大,才会真正做大互联网市场,才能真正创生价值互联网。否则,价值去了纳斯达克上市(在纳斯达克的局域网内运转),何谈价值互联网?

    透过现象看本质,银行管理的是数字,股票市场管理的也是数字。通过智能手机可以不可以实现?是不是每个手机天然是一个账本?既然是,我们何必去海外上市呢?我们何必非要被别人承认呢?我们直接通过免费共享股权的方式被全社会、整个市场承认不是更好吗?

    4、知识分子

    何为知识分子?

    知识多,就是知识分子吗?

    明朝的大儒知识多不多?东林党知识多不多?

    但那些知识有用吗?为什么那些知识反而成为阻碍他们看到常识的枷锁?

    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这是知识分子下的结论,还是其他群体下的结论?

    这个结论会带来什么?你会放弃思考,如何借用最新技术,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时移世易,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

    工业化解决了生产与运输成本的可控与一定,留下来不可控的部分只有渠道成本。

    智能化能不能使渠道成本变得可控?如果你固执的盯着传统渠道,那必然是不可控。

    但如果你把智能手机开辟的新渠道视为渠道,你会发现,这个零成本的渠道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你会发现:消费者提供新渠道的新基础设施,与传统的工业社会逻辑截然相反。既然底层结构发生根本改变,那么,原有知识框架还是真理吗?这是需要每个知识分子需要反思的。只争论过去发生事情所以然的知识分子真的是知识分子吗?

    5、大学生

    想一想你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你的老师是否引导你横向思考?

    是否引导你想过:为什么明朝人很早就拿到世界地图(西方传教士送给万历皇帝的礼物),并且具有航海能力,为什么他们不把流民投放到美洲?为什么他们不去鼓励殖民?为什么明朝人与明朝海盗不能达成妥协?为什么明朝人不能这样想?

    学习知识到底是让我们变成规律的奴隶,还是规律的主人?

    经济危机在什么框架下不可避免?你思考过吗?

    你相信数学,还是相信经典?

    6、白领

    为什么互联网可以给你输送焦虑与鸡汤?

    因为软件正在替代白领,机器正在替代蓝领。

    因为你是没有自己观点的骑墙派。想争当1%的精英吧,能力有限。

    想回到普通人中间吧,又觉得自己好容易爬上墙,还是骑一会吧。

    每天都在忙,却不知道为什么?

    一天到晚打听小道消息,反而在股市赔的更多。

    为什么?你连赔钱都需要一根拐杖?你可知道:给你咨询的所谓专业机构,平均学历远低于你自己。

    为什么?小孩的各种考题越来越难?你本科生毕业都难以应付?

    为什么?你家的孩子一提到补习班,立马眼睛中失去色彩?

    为什么?房价越来越高?为什么房价又不涨了?

    为什么?100块钱拿出来,马上就没有了?通胀如此严重?

    为什么?政府债如此之高,政府不是可以印钞吗?印钞的怎么欠债?

    为什么?淘宝账单会成为鬼故事?吓你一跳?

    ............

    怎么办?

    你的手机是新基础设施,你的休闲时间是新时代的生产资料,你的消费是未来的投资款。

    因此,只要你汇聚到一起,所有困扰你的问题,你都能自己找到答案并解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强化的可遇见危机,文明的灭顶之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os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