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家是卖包子的,林子家也是做包子的。
为什么要这么说?
林子有一门手艺,他家做包子的面是传下来的古法,传孙不传子,传男不传女。林子的爷爷当过兵,那会儿抓的壮丁太多,分不清谁是谁。他爷爷趁着兵败,逃了出去,流落在这个小镇,因为长得威武,被奶奶家招了亲。就学来了本属于奶奶家的这门古法。
林子的父亲自小就生在家境还不错的时候。那会儿爷爷手艺远近闻名,也没有现在这么乱,任凭他关外城里的仗炮火连天,这座小镇却依旧安稳。可惜父亲没学好,交了几个狐朋狗友,学会了耍钱。才十几岁,就已经是窑子和烟馆的常客了,本该是青壮的身体长得像是一根秋柴,干瘦枯败。
老爷子教训了多次,都没能挽回。有次差点打死林父,奶奶忍不住了,拼死护下了自己的儿子。而后老爷子就生了一场大病。幸好老爷子早年卖包子攒下的钱还在,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儿子。
折腾了几个月之后,老爷子撒手人寰。
新媳妇奇迹般地怀上了孩子,奶奶请郎中看了又看,确定是个男孩。
大家都说是老爷子大半辈子的福分和阴德,全在这上面了。但是奶奶和媳妇都对这个孩子噤口不言,反倒是林父,老爷子死的那天,骂骂咧咧出了门,再没有回去过。
奇怪的是,林父出门的时候,奶奶和新媳妇也没有去找过他,只是问了几个熟人,得知他已经跟几个狐朋狗友跑出了镇子,不知道去了哪里。
怀胎十月,很快,林子出生了。
是顺产。
林子生得很好,长的也很好。老爷子早年攒下的钱被林父败得七七八八,走的时候还带走了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幸好奶奶聪明,拼命在林父眼皮底下藏了一些私房钱。
林子很孝顺。
这是福分。
看在孤儿寡母和老爷子的份上,镇子里的人都格外关照林子。就这么挨到了林子长大,奶奶把老爷子留下的唯一一样东西给了他。
做包子的秘方。
残败的林家包子铺在一个月后重新开张了,不得不说的是林子很聪明,老爷子的手艺学了个全乎,人也勤快。
林子家很快又活了过来。
这个时候林子的父亲回来了。
回到那个宅子,一声不吭,该吃吃该喝喝,却不说话。媳妇和奶奶告诉林子这是他父亲的时候,林子却没有半点亲切的感觉。
同样,作为父亲的那个人,看见林子的时候,眼睛里只有嘲笑和戏谑,仿佛看着一个野孩子,眼里没有半点看见自己骨血的欣喜。
两个仇人。
林父骂林子,叫他杂种,轻蔑地说其实他是老爷子的种。
好弟弟——
林父如是说。
几天之后,林子的父亲死了。
母亲和奶奶不住地叹息,却没有阻拦住,过了今天,奶奶去世了,母亲在面对林子的时候总有种难以启齿的羞耻。
林家死了两个人,却只抬出了一具棺材。
更奇怪的是,一直孝顺的林子没有穿孝服,反而在看着棺材出门之后,冰冷地关上了大门,连着母亲也阻拦了在门内,连送葬都没有去。
又过了几天,林子的母亲死了。
但是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知道,那天的包子卖的很好。
只知道,那天之后,林子也消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