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500年,我们见证了一连串令人惊叹的革命。
但是,我们真的变得更幸福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4528054/bfa077a52fae04b4.jpeg)
# 你幸福吗?
学者研究历史,但只是点出了一切的情形,像是政治、社会、经济、性别、疾病、性、食物、服装,而很少有人提到这些究竟如何影响人类的幸福。这是我们对于历史理解的最大空白之处。
有人说,历史不断进展,人类的能力也不断增加。我们可以运用能力来减轻痛苦、满足愿望,所以我们的生活会比祖先幸福。
而反对这种观点的人则认为人的能力和幸福之间正好是负相关。因为无论是转型成农业还是后来再转型到工业,都是让我们堕入不自然的生活方式,无法完全实现基因中固有的倾向和本能,也就不可能满足我们最深切的渴望。
还有一种立场则是把历史分成前后两段讨论。在科学革命之前,能力还不一定能带来幸福。到了科学革命,国际战争几乎已经烟消云散,而且大规模饥荒也几乎不再发生。
然而这种说法其实过度简化了。首先,这里只根据了非常小的时间抽样,就做出了乐观的评估。其次,就算是过去半个世纪这短暂的黄金年代,也可能已经播下未来灾难的种子。最后即使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代价就是赔上几乎所有其他动物的命运。
或者我们可以从个人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某个人更有钱、更健康,就一定会更幸福吗?
# 金钱和健康换不来幸福
有没有可能,虽然富裕社会里的人类荷包满满,却因为人际疏离和生活没有意义而深感痛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4528054/07c7750f88607a04.jpg)
有没有可能,虽然我们的老祖宗生活条件较差,但因为与家人朋友、宗教和自然关系紧密,所以反而生活得比较满足?
目前有一项耐人寻味的结论:金钱确实会带来幸福,但是只要超过一定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所以,对于在经济阶层底层的人来说,确实是钱越多就越幸福。
另一项有趣的发现是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病情不断恶化,或是症状带有持续、让人无力的疼痛,否则疾病并不会造成长期的不快。
从这个角度看,对幸福的影响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重要。那些家庭关系紧密良好、社群互相扶持帮助的人,明显比较幸福。
所以有可能虽然过去我们在物质条件上有了大幅改善,但因为家庭崩溃、社会失调的原因,幸福感并没有得到提升。
关于幸福还有另外一项最重要发现:幸福并不在于财富、健康等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 贪婪的幸福
一切顺利的时候,我们的期望跟着膨胀,就算客观条件改善了,我们还是可能不满意。而在一切不顺的时候,我们的期望也变得保守,就算碰上其他麻烦,很可能心情也不会更低落。
![](https://img.haomeiwen.com/i4528054/199d7a53c472171a.jpg)
所以如果说幸福由期望决定,那么我们的大众媒体和广告业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开心。
从这个角度看,有没有可能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会对生活不满,不只是因为贫穷、疾病、腐败和政治压迫,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标准呢?
长生不老药也不是什么幸福药,纵观历史,穷人和受压迫者之所以还能自我安慰,就是因为死亡是唯一完全公平的事。不论再富有、权力再大,人也难逃一死。光是想到自己得死,但有钱人居然能长生不老,就会让穷人怒火中烧、不可遏抑。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幸福的探讨都只是停留在精神层面,接下来我们通过科学家的视角来解剖幸福。
# “解剖”幸福
生物学家认为,我们所有的心理状态并来自外在因素,而是由神经、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生化物质构成的复杂系统决定的。
我们能够幸福,就是身体内发出快感的感官感受。虽然我们总是想创造出幸福的天堂,但人体的内部生化系统似乎就是对幸福多有限制,只会维持在恒定的水平。
然而,先前的心理学及社会学研究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例如平均而言,已婚的人比单身的人更幸福),生物学对此该怎么解释呢?
已婚的人比单身和离婚的人更幸福不一定就是婚姻带来了幸福,也有可能是幸福带来了婚姻。那些生化机制天生开朗的人,一般来说都会是幸福和满足的,这样的人会是比较理想的另一半,所以他们结婚的概率也比较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4528054/311b52acc1199e65.jpeg)
如果我们接受了生物学对于幸福的理论,历史这个学科的重要性就大减,因为历史事件并不会对我们的生化机制造成什么影响。
综上所述,如果幸福是在于感受快感,想要更幸福,就得操纵我们的生化系统。如果幸福是在于觉得生命有意义,想要更幸福,就得要骗自己骗得更彻底。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
# “放弃”幸福
以上两种论点都有一个共同假设: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而想要判断幸不幸福,靠的就是主观感受。
然而,大多数宗教和哲学看待幸福的方式,其实是非常客观的。
比如佛教就认为,幸福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4528054/e98da6bbbb6f653c.jpg)
因为人类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如果我们太看重这些内部的波动,就会变得太过执迷,心灵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满。这也是痛苦真正的根源,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
因此,佛教给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感觉良好的心里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