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对于原著有诸多疑问,很多人称之为“疑点。没错,我们所看到的《西游记》确实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于是很多人便研究出了许多新奇的玩意儿。例如“西游厚黑学”和“西游阴谋论”。其实,如果真的对《西游记》有了解,并且稍微熟悉一下《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后世流传的情况,这样的言论就不攻自破了。
先来说说“阴谋论”。
为什么不先说“厚黑学”呢,是因为《西游记》里确实有官场的一些事情,这些东西我们稍后再谈。我们先来看看所谓“阴谋论”。我很佩服主张“阴谋论”的人,他们能将《西游记》中的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串联起来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诸如“菩提祖师”、“六耳猕猴”以及“乌巢禅师”(有些读者可能忽略了这个人,他是在收服猪八戒之后在福陵山上的角色),总能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所以诸多读者受一些言语影响,觉得“阴谋论”即“西游”。其实《西游记》的诸多矛盾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说一点《西游》的版本问题。因为《西游》本身就是世代累积型小说,不同的故事在不同的版本总有不一样的地方,而且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大多以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为基础,通过不同的出版社再版得出;而1980年版则是以清除《西游证道书》为蓝本进行修补之后出版,《西游证道书》并不是我们最早的《西游记》版本。目前所见最早的《西游记》版本是1592年南京世德堂本,但有学者推测在世德堂本之前已有别的本子,只是没有发现实物而已,所以只是推测。还有,世德堂本《西游记》有可能并不是原作者的手笔,在世德堂本上并没有作者名号,只有“华阳洞天主人校”的字样,“华阳洞天主人”是谁,目前还没有定论。有的学者根据《西游记》前后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文笔写法方面)推测有的故事可能是后人加的,所以前后情节有差别的地方很正常。但绝不是“阴谋论”。
现在来说说“厚黑学”。
说实话,《西游记》确实写了很多官场的事情,包括曾经非常火的“有背景的妖怪全被接走了,没有背景的全死了”,这一定是善于总结的读者总结出来的。当然,从官场的角度看《西游》也是不错的,鲁迅先生曾经也从这种角度看过。不过,将《西游》之中官场称之为“厚黑学”应该是过了些。毕竟,《西游》主旨是否是官场之映射,现今还有诸多不同的看法。
最后,欢迎喜欢西游的各位和我讨论,大家共话西游倒是一件美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