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医生来看我】读后感

【心理医生来看我】读后感

作者: 落花忆梦镜 | 来源:发表于2023-05-06 00:57 被阅读0次

    人类的期待和需求有很多,并不是每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都会导致心理问题,只有当“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生病。

    拿身体来说,我们不会因为少看一部电影而生病,只有像吃饭、喝水、睡觉这样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身体才会生病。

    心灵也有类似的基本需求,伯尔尼大学心理学教授克劳斯·格拉维将人类的基本需求分成了四类,分别是:实现自我价值、拥有依恋关系、拥有掌控感和自主性以及追求快乐、拒绝无趣。

    首先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需求。自我价值说白了就是对自身的态度,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评价自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想要公正、客观、准确无误地评价自己很难做到。如果把真实的自己看作是平均值的话,那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会在平均值上下徘徊。

    作者认为,人在评价自己时稍微夸张一点,也就是说稍微高出平均值一点才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比如在做自我介绍时,我们会下意识地美化自己,说的比实际情况要好一些,这样做其实无伤大雅,甚至还有很多好处,轻度不真实的自我认知会使自己对个人能力更有信心,更敢于挑战自我,表现出更多乐观情绪,我们的大脑喜欢这样的感觉。相反,自我价值感缺乏或者受损就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有研究者甚至将自我价值得不到满足视为所有精神疾病的源头

    第二个基本需求:拥有依恋关系。依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的一种非常紧密的情感联系,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爱。寻求好的依恋关系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母婴关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做了一项实验。几只新出生的小猴子被迫交给了两个“代理妈妈”来抚养。一个是能够给它提供奶水的“铁丝妈妈”,另一个则是全身包着舒适的绒毛能够提供接触感的“绒布妈妈”。

    结果显示,参与实验的小猴子更愿意和“绒布妈妈”待在一起,而不是和“铁丝妈妈”待在一起。小猴子每天有将近18个小时的时间都会待在能够给它抚触感的“绒布妈妈”怀里。由此哈洛认为,母爱的意义主要是心理上的支持和肌肤上的接触,而不只单纯的生理满足。其实这不仅是母爱的意义,更是爱本身的意义。

    总之,童年时代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它会对以后其他的关系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关系不仅包括和伴侣的关系,还包括与朋友、同事等其他人的关系。当然,有一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父母缺位的情况,这时如果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父母的位置,比如老师、祖父母或者保姆也可以形成好的依恋关系。但是,如果依恋需求始终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从其他地方去寻求替代满足,比如成瘾性物品。

    人体本身就会释放成瘾性物质,作者把它们叫做“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比如内啡肽就属于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与朋友相聚,被伴侣爱抚时,体内都会释放这类物质,从而使心理获得短暂的放松。

    但是如果依恋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或者依恋关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就会寻求一些刺激使体内产生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比如酗酒、赌博、购物、打电子游戏、暴饮暴食等等,因为这种放松的状态与依恋对象带来的体验是相似的。甚至,当人们精神上极度痛苦的时候,会采取更极端的行为,比如给身体制造疼痛、自残,以此减轻精神上的痛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张重新看待成瘾性疾病,荷兰心理学教授彼得·科恩曾建议用“依恋缺失”来代替“成瘾”这个词。因为歧视和指责成瘾行为并不会对人们有什么帮助,成瘾不过是一种“自救”行为,当人们无法与身边的人建立起健康的连接时,就只好与某物、某事建立连接。因此,改善成瘾最有效的办法或许不是强制性的行为矫正,而是帮助成瘾者重新建立社会联系。书中提到的匿名戒酒者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起作用的关键原理就在于重建了人们的人际关系。

    第三种基本需求:拥有掌控感和自主性。每个人都需要对所处的局面拥有掌控感。如果掌控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焦虑。你会发现,人总是在面对无法辨认、无法掌控的局面时才会产生焦虑。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如今生活环境更加安全,但我们反而更加焦虑了?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当今社会我们面临最大的威胁在于“不可预见性”。

    焦虑的感觉产生于大脑中的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中的杏仁体主要负责处理恐惧和焦虑情绪。在原始社会,当人们在丛林中行进,突然窜出来一只老虎,这时控制人类情感的“杏仁体”就会立刻反应,马上让人处于应激状态。但是这样的刺激不会时时刻刻产生,杏仁体有时间休整,让自己处于“待机状态”。如今,大部分人的衣食住行都有保障,但是我们大脑中的杏仁体却不见得更轻松。

    作者说,我们生活环境周围充斥着各种噪音,加上随时都可以获取外界的信息,当负面消息不断涌来时,我们的大脑就会想:世界难道不是变得越来越糟糕且充满危险吗?即便坐在家中,人们的焦虑感和感受到的压力也和前线作战的水平差不多。明天的工作汇报可以顺利进行吗?孩子去哪个幼儿园更好呢?

    对不可预见性的担忧会不断刺激杏仁体,杏仁体时刻保持警惕,变得越来越敏感,中性的刺激也会被评估为危险。

    持续性的焦虑甚至会导致一个人无法享受安全感,比如越是风平浪静,就越觉得不幸的事情很快来临。我想,减轻焦虑的一种方法就是要适当地“屏蔽噪音”,不论是外界的还是内心的,回归当下,

    这也是很多书籍和专家所提倡的,关于如何“屏蔽噪音”,推荐你在得到站内搜索《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方法,或许对你有帮助。

    对掌控感的基本需求中,还包括另外一个很强的内心渴求,就是自主性。掌控感和自主性相伴而生。人类对自主性的追求在儿童身上就能够观察到。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成了八个阶段,其中一岁半到三岁这个时期正是孩子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阶段,这个时期孩子们说得最多的话可能就是“我自己来”。和掌控感一样,自主性得不到维护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像是被动攻击。

    什么是被动攻击? 简单来说,就是用消极的、恶劣的、隐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以此来攻击令他不满意的人和事情。举个例子,一个人对工作有很多不满和抱怨,但是他从来不会直接表达,而是用消极怠工或者马虎应付这样的方式被动表达态度,比如嘴上答应得好好的,态度极好,可是办起事来就拖拖拉拉,还有各种各样让人无法辩驳的借口,你也不好意思责怪他,但就是心里不舒服。

    根据作者从业多年的经验,习惯使用被动攻击的人,或多或少在儿童时期自主性都受过限制。例如,父母会限制孩子的自由,或是翻看日记,窥探隐私。面对权威的家长,孩子无法将愤怒恰当表达出来,只能采用迂回的、消极的方式反抗。不仅如此,自主性的需求遭到破坏,还会让他们对别人的请求变得敏感,即便是“这个电影特别好看,你一定得去看看”这样的建议,也可能被他们视为对自主性的侵犯,从而表现出拒绝的态度。

    说完了实现自我价值、拥有依恋关系、拥有掌控感和自主性这三种基本需求,最后咱们来看看最后一种:追求快乐,拒绝无趣的基本需求。这一需求可以说与我们大脑中分泌的两种物质:多巴胺和血清素相关。提起快乐我们会想到多巴胺,但是多巴胺并不是快乐的制造机,而是唤醒对快乐期待的“闹钟”。因为有多巴胺的分泌,我们对很多事物抱有美好的期待,会去做许多看似冒险的事情,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在冒险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对多巴胺的敏感度逐渐降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年纪越大越不想冒险的缘故。

    如果多巴胺是在提醒我们“多做快乐的事”,那血清素就是在告诉我们“停止做让你不快乐的事”。面临威胁时,血清素会发出信号让我们停止行动并等待。当血清素分泌足够充足时,人能够抑制冲动,相反,血清素分泌不足时,就会产生更多冲动行为。血清素其实是可以通过食物进行补充的,关键要找到大脑需要用到一种“基础原料”色氨酸,幸好,我们可以在南瓜子、核桃、螺旋藻中找到这种物质。

    即便我们有追求快乐,拒绝无趣的需求,但是悲伤在所难免,当我们在遭受强烈的情感创伤时,比如失恋、亲人去世等重大变故的时候,我们会用“心碎”来表达我们的悲伤情绪,但是你知道吗,真的存在“心碎综合征”这样的疾病。研究发现,当精神压力过大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类物质的含量就会升高,强烈地刺激心脏,扰乱心脏的工作。此外,精神压力过大时还会干扰心脏中的钙平衡,钙不仅有增强骨骼的作用,还有调节心率的作用,如果钙平衡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肌痉挛。作者说,很多心脏病的病原,像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其实都来自心理,所以保持心理健康,也是在保护心脏健康。

    如果你遇到了心理问题,想要去看心理医生,在寻找一位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对方的资历、收费标准、擅长领域,更重要的是首次面谈带来的感受,对对方保持开放和坦诚,或许就是好的改变开始的第一步。很多人把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比作一面镜子,借助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未知的自己,而随着咨询或治疗的进展,一个更好的自己会逐渐浮现出来。

    但是我们不可过多地依赖这面镜子,因为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当情绪得到宣泄、固化的观念得到松动,我们就要学会“放手”,自己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因为我们本身就具备成长和向上的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医生来看我】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aq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