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中山大学要搞"德才兼备",是再正常不过了,哪一所大学不搞"德才兼备"?进一步说,搞"德才兼备"的大学哪一所搞好了?然而中山大学要搞"领袖气质"了,这让同为"德才兼备"的观众就不服了,你中山大学要打"领袖"牌了,且看看能产出多少或者质量多高的领子和袖子。自然,要讲"家国情怀",这简直是天经地义,如同纲常伦理。
"口号,这是口号",像一开始就发现了真相似的,"有几个能做到,谁TM信呐,提口号的人怕是自己都笑翻了"。
这就像是有个人吟了句"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然后,群众演员,"行了,别TM装逼了"。
同为年轻人,有时候真的为年轻人所言所为,感到无解至极。
"按照国际惯例,先写一个helloworld,点击编译,点击运行,看看结果在控制台输出",写一个入门程序是简单直接的,而且是第一次感觉巨大的成就感;而直到后来,要写多线程互斥的时候,开始慌了;再后来,根据操作系统的特性来调整程序算法的时候,开始懵了。对于一个只认识helloword的人来说,后两者直接让其掉血,当场晕倒。
一个helloword是代码,再复杂的代码也是代码;一个口号是口号,在复杂的口号也是口号。但是为何面对复杂的代码却不能像面对简单的helloworld程序一样呢?这不正如面对复杂的口号,若是以面对简单口号的意识来看待,就中了自己的短浅误区了吗?
讲人话,基础越深厚的程序员理解复杂的代码时更能够从其本质入手,而基础薄弱的程序员,只能停留在语法和应用套路上。
正如人们知道即将输出helloworld的时候,却未曾了解经过了什么,在短短的不到一秒的时间里,代码经过了凤凰涅槃和浴火重生。
这是我绕了个圈子,看不懂就跳过吧。说人话,说到底,你还尚未拥有看到事物本质面貌的能力,并未曾意识到自己的浅陋所在,因为,你认识有限。有限的认识只能带给你有限的想法、有限的质疑和有限的推测。
我们说未曾认识到本质,而自己所能认识到的"本质",就是我们敢于下定论的信心来源。一个人的认识是深的,看到的就是复杂而广阔的;一个人的认识是浅的,看到的就是简单而狭隘的。在这里且别跟我论什么"大道至简",要简也得先有杂。
所以,为了认识到更真实或者说更接近本质的结论,一个人应该先否定自己,质疑自己认识的正确性和局限性,为了等候一个更为准确而有意义的答案,持续思考、取证,基于方向正确的认识,不断修改已有的答案。
再次说到底,对事物的看法,其变化,与认知同步,与成长同步。而自己想定了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相信什么,决定打掉什么,就会从言行中显露出来。对于这些,我从不论对错,即使有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排斥感,但终究要理解和尊重一个成年人最后的答案——自己该有的样子。其他的,或许让自己看得开心,看着满意,也就可以了。
比如,一个有道德的人,最不应该站在道德的角度对他人指手画脚,如此就是不道德。一样的道理,人们不应该强求他人随同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结论。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认识不需要有否定,那么可以停止了,就此别过。于人于己,"愿者上钩"。
再换句话说,当一个不知道"追求"为何意时,教育应该告诉他"追求就是追着去求一样东西,为什么要追着而不是走着,因为你要动起来,保持心动和方向,你有目标,你很清楚,你很开心并且乐意持续这样追着跑",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真的去教育一个人还得因材施教。而,从一个人知道"追求"为何意开始,教育带给他的应该是"选择",养成选择的过程,他要学会"辨析",学会"相信",学会"求证",而不是强制他选择,强制他相信。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有没有"追求",和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导致对事物的偏好不一,对事物的认识不一,否定或肯定,深入或浅识。
好了,灌迷药灌得差不多了,在迷迷糊糊中来讲大道理,道理才有道理的魅力。(再贴一次图)
漫谈十二字人才培养"套路"如果我们在以上能够达成共识,或者,有几点相通,就再来看看这十二字,"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是不是应该有其他的角度来解释、自己的认识是否已经足够。这无非就取决于,自己愿意视之为一道选择题,还是一道辨析题,不是吗?
一、德才兼备
就解释上的习惯,我们应将其拆开,"德"与"才"分别指什么,有什么内涵。德,一般会被解释为"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素来好讲"德",所以"厚德载物","以德报怨"等等。道德,是比较笼统宽泛的概念,没人可以为之指定标准,进而量体裁衣。所以,讲"德"的时候如果以"道德"切入,又引入了"道"字,而老子又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势必"道德"即使与"道德经"不是一回事,也脱不了干系。
教育学家,陶行知,在谈德育的时候说,"德者也,所以使吾人身体揆于中道,智识不至偏倚者也。身体揆于正道,而后乃能行其学识,以造人我之幸福;学识不至偏倚,而后乃能指挥身体,以负天降之大任。道德不立,智勇乃乖"。可见,陶行知对"德育"的认识乃是,德育是做人的根本。
所以陶行知先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其历史时期,对"德育"的解释自然离不开历史背景,但是从中国历史长河看,在中国的"德育",一定少不了"爱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对"育"的解释,也不会脱离"爱国主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行知认为,"大丈夫精神"也是德育的关键。是的,国家民族会有危难的时候,"养精蓄锐"乃是长久之计。看过电影《无问西东》的朋友应该多数有我这样的印象,整部电影浓缩成一句"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其所建筑起来的精神,乃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内在驱动力。所以,陶行知先生对德育的解释又加了一条,"培养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理想,重视个人修养,建筑起坚固的人格长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generate a gentleman".
对"才"的认识,先来组几个词,"人才","才华","才干",组词的过程,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呐。"人才",是"人中龙凤"的同义词,是"才"方面的"人上人",这种"人上人"有可能助你成为"财富"和"地位"上的"人上人",这似乎和我们接下来要谈的"领袖气质"有点关系。至于"才华"和"才干",更多是同种意义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意思就是"你真棒"。
你可以很乐意地把"才"理解为成绩上高人一等,这没关系,毕竟时下教育乃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出"专才"。你也可能在除了专业学习之外,尚有突出的能力,能弹个钢琴,写个小诗,甚至开个小店,做一个"斜杆青年"。没有谁能够为"才"定标准,若有,必是"流氓";没有谁能够把挂科的同学视为"无才",若有,必是"污蔑";没有谁能够把成绩一路顺风的同学视为"天才",若有,必是"谎言"。
"才"者,无非是"人有其才,才尽其用","有用"就是"有才",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自己所知,所学,投诸生活当中,解决生活问题,就是"有用"。人的问题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少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多到"事无大小,事必躬亲"。我们不以"公平"的角度论短长,只以"养才"的角度说好坏。人之才,从小事做起,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才有能力解决自身以外的事情。
所以,大学谓"才",应该指的是在"在做人的根本"上,自己好好"做人",进而有能力,就应该为他人、为社会好好"做事"。
二、领袖气质
先来看看"领袖",中华文化中,造字造词最有趣,"领袖"一词如何造就呢。"领袖"一词应该属于同义复用,"衣领"和"衣袖",是一件衣服的表征之处,引申为,有代表意义的人 ,有杰出意义的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瞎扯,具体还得查一下中华词典。
拆完词,再来组几个词试试。"伟大领袖","党的领袖","领袖人物",这……竟然都是叱咤风云的含义。只是造词,看来还不行,再来造句,"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指点江山……","起义军领袖刘邦、黄巢等的诗,带有横扫千军之势",看来还是不太行。没关系,强行为之解释。
从中国历史上看,与"领袖"最直接相关的,是什么,"权力",power?我想未必,与"领袖"最直接相关的,是"百姓",是"人民"。伟大的领袖唐太宗,李世民先生就曾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显然,有点觉悟的领袖,都不会愚昧地认为权力才是领袖该有的特写。
所以,中大提出"领袖"二字,是想要搞一个刘邦还是项羽,是搞一个李世民还是一个李克强。我想,都不是(只是我觉得不是)。
我记得学校有过一次这样的解释,"从中山大学毕业的学子,日后都应该成为所从事领域的佼佼者,中大的学子,应当争取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大概如此吧,至于一些"而不是……"的子句,还是不提吧。
所以,"领袖气质"的"领袖"二字,非是与"政治"关联,而是与"行业的排头兵"关联,当然,"政治"无疑是一个大行业,"无商不奸"的生存法则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行业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我个人更愿意把"领袖"二字与人关联起来,之所以不用"人民"或者"群众",因为这些都是政治概念。我认为,一个"行业的排头兵",是企业家,是管理者,是高级工程师,人的位置高了,责任应该也要重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就应该回到哪里去",所以,一朝成为"领袖",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有比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所以,我们有些同学朋友就会有疑问,既然要成为"领袖",如果我不是领袖,那么就不需要理会太多的社会责任。
非也。所以,为什么是"领袖气质",而不是"领袖担当"?"气质"为何意也?同样用上面的方法分析一下这个词的可能含义,且看如何。
"气",是"精气神"中的"气",是由人的外表显露出来的,是关于人的内在状态。所以,一个人身体不好的时候,"气血"就不佳。"质",则是"质地",是事物本事固有的内在属性,所以将"气质"连起来,应该是"人的内在显露出来的外表特征"。
当然,这种释词法是我自己发明的,完全没有经过科学证实的,您若是觉得扯得还行,且继续看下去。
所以,"领袖"和"气质"放在一块儿,应该由"气质"来支撑和驱动"领袖",由内在驱动责任和担当。所以一个人即使不是领袖,或者说,还未成为领袖,在成为领袖的路上,他也能够养成领袖气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说的是上进,是自信,是竞取。
所以,领袖气质,是一种胸怀的体现,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志向,是一种自信,更是海纳百川,和虚怀若谷。
(此处应有罗校长的讲话)
三、家国情怀
还是换一种解释的方式吧,我自个儿都有点审美疲劳了。
"家国",我们总说"先有国才有家",所以论起家国,应当是国为先。而为何在"家国情怀"一词,"家"在先呢?首先,"家国情怀"读起来比较有平仄感,好听,就是这样的,没有别的意思。其次,如果是"国家情怀",因为"国家"的政治色彩比较浓重,不宜与"情怀"站在一块,这显得不够煽情。所以,"家国情怀",就是对家、对国的认识,对家、对国的情怀,由认识到情怀,无认识则无情怀。
譬如,有人说,"我喜欢你",
"你喜欢我什么",
"我就是喜欢你",
"为什么喜欢我",
"就是喜欢你,没有为什么",
"啪,流氓,无赖"。
就是这样的。
"我们应当有家国情怀",
"家是什么,国是什么",
"不需要知道是什么,人就该有家国情怀",
"滚蛋!"
《大学》就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对事物的认识,必然是先知其义,才能懂得其背后的内涵;对事物的认识,必然是渐进的,而且是螺旋式上升的。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说到底,人在坐享其成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和平来之不易。
对"家国"的认识,必然要求对政治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对时代的认识,对自己与政治的认识,对自己与时代的认识。
哲学家说"人都是哲学的",政治家则会说"人都是政治的",其他的学家则会说人有其他的属性。所以,这些说法是否有道理,也得自己去发掘。越是深入地发掘自己的属性,就越是明白人的复杂性。
对于一个人普通人来说,或许终其一生,都不会感受到自己与"家国情怀"有何关系,其一生兢兢业业,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人生各阶段该完成的任务,踏实着一辈子。是的,国家既已和平,"家国情怀"则看似无用武之地。其实不然,和平的背后,有着多少人的日夜兼程,有着多少的废寝忘食。"世界并未和平,只是我们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要和平就需要有关于和平建设的措施,有措施就得有人,谁是这些人,有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人。
所以,认识到这一点,即使不是奋战在第一线,即使懂得家国情怀,也没有实际的伸展之处,但是,这就够了,就当做是一次"通识教育",唤醒了内心炽热的种子,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后一点,"领袖气质"+"家国情怀",隐含着中山大学将有更大的实力,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国家使命,这是一所学校发展规划的纲领。
我记得,当年刚到高中学校的时候,校长对家长们说,"保证把他们养得白白胖胖",然而,高中毕业后,自己变得又黑又丑又胖。2015年入学中大的时候,校长说"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我马上意识到了,我担心,毕业后可能要么开饭店,要么送快递。
想想当初应该在高中谈个恋爱,学习保持良好,应该就能够心宽体胖,白白胖胖地毕业了。
所以,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才更重要。
永远不要期盼教育能像复印机一样把一群人印得一模一样,即使教育做得到,社会也不允许,社会学家讲阶层差距,讲差序格局,都与复印机背道而驰。
培养一个绅士都需要付出三代人的努力,培养一个"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行业规则的制定者,需要付出的是自己的努力,努力改变,认识更多。
这仅仅是提供了一种选择,一条道路,一种可能,你若相信有意义,就坚持走下去。
所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套路,冥冥之中划分了信而为之努力塑造自己的人,和否而自行其路的人,只是两种选择而已,也不见得不会殊途同归。
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