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既要有追求完美的渴望,又要有包容不完美的心肠
故事的起因是一个事事力求完美的电影导演,视自己的家庭为“失败的作品”。他的想法有点奇葩,不是离婚,以一种平和的姿态摆脱这令他如鲠在喉的“败笔”,而是选择毁掉它。
他精心策划了一场谋杀,让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丧生,留下一个植物人的儿子来配合他扮演一个丧妻失女悲痛欲绝的深情男人,还引以为毕生最自豪的“杰作”。
其实,对于一个完美主义者,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难以容忍的存在。完美主义者对于完美越是苛求,对于周遭的一切——包括自己就越是厌憎,心中也越是痛苦。当这种痛苦发酵,就会成为腐蚀一切的毒汁。
2.人性:先天的缺失,与后天的荒漠化
作者借羽原博士之口分析了甘粕才生的这种心态——这是与生俱来的父性的缺失。听起来很奇妙,却又无比有说服力,我们所以为的亲情、友情、爱情,不过是脑细胞中设置好的一个“程序”,如果有人天生缺少这一程序,或是人为地切除它,这段程序所“运行”的“感情”也将丧失掉。
这似乎是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真相。
就像,无数文学作品里所歌颂的博大深邃的母爱、浪漫美妙的爱情,其实不过是人体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而即使是在普通人之间,这一程序似乎也正在走向“死机”。作者用为数不多的笔墨正面描写了清江教授的家庭生活:回到家只有一句例行的问候,青春期的儿子埋头手机不发一言,甚至一个眼神都没有给父亲,就冷漠地走向房间,父亲对此也毫无感觉,心中想着只要儿子好好活着就好;一家人坐在餐桌沉默地吃着饭,饭后做着自己的事,然后各自安眠,恍如住在一起的陌生人,更可怕的是当事人觉得这样是正常的。
3.荒凉中的那一点点的暖
如果说《白夜行》所描写的是压抑的窒息般的绝望,那么《拉普拉斯的魔女》则试图将人性中的那一点点光亮放大。
故事的开篇,一场意外的龙卷风夺去了一个母亲的生命,这位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见平安无事的女儿的时,才欣慰地闭上了眼。亲眼目睹母亲的死亡,并没有让女主角羽原圆华变成一个阴沉孤另的少女,反而成为她记忆中最为温暖的颜色——只因母亲临终前那欣慰的一眼。看到在楼上吸烟的人,她会为对方可能将不小心把烟灰弹到楼下经过的小孩子眼中而生气,运用“超能力”给对方一个小小的恶作剧式的惩罚;看到抓娃娃机前为抓不到女儿想要的娃娃而无措的母亲,她也会主动上前帮她们抓到想要的娃娃,并大大方方地接受对方的谢意。这是一个聪明伶俐、细心体贴而不矫揉造作的女主。
另一个男主甘粕谦人,即使继承了父亲的“父性的缺失”,却也会因为枉死的母亲和妹妹向父亲展开复仇,并试图不将无辜之人卷入(虽然为钱财而谋害夫命的千佐都其实并不怎么“无辜”),甚至在最后说出“那些乍一看平平无奇,毫无价值的民众,才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类的话,稍显突兀生硬,不过也许是东野圭吾为了表现人性并非无药可救而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他的“救赎”罢。
4.结语
老实说,这部作品并没有给我带来所谓的震撼。大概是书封太过夸大其词,读完全书反而生出不过如此之感。在书的结尾之处,武尾好奇地询问这个世界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时,圆华只是摇头叹气:“还是不知道比较幸福。”含有一丝悲观的味道,又似乎是在故弄玄虚,略显仓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