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离婚是因为我妈外面儿有人儿了。当初我爸还叫姜凤岩的时候,从我们县的师范中专毕业后来到我们乡的小学当老师。我爷爷家是县城的城镇户口,要不是乡小学有个公办教师的编制,我爷说啥也不会让我爸去乡里当老师的。
不是有首歌里唱道:“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么,我爸姜凤岩就是这么认识我妈的。他们结婚的时候我爷爷这边儿的人都挺不满意的,可没法子我妈那时候怀了我们姐妹两个,基于各方面的考量,也只能把这件婚事给办下来了。
至于我父母的婚后生活我就不想多说了,从时间脉络上简单地说,九五年生了我们姐妹两个,九七年的时候他们离的婚,九九年我妈又生了一个弟弟。我妈在给我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起名字的时候,依然用了她生我和我姐时的那个成语“洁白如玉”,“洁白”两个字不是被我和我姐用了么,还剩下“如玉”两个字可以用啊!所以我弟的名字就叫阎如玉。
“颜如玉”当然是个好词儿,可是“阎王”的“阎”再起个“如玉”的名儿,这样组成了阎如玉这个名儿,听起来还算凑合,我却觉得别扭。
我爸后来也再婚了,后妈给他生了个儿子。要说原配夫妻怎么都有共同之处,我爸给我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起名字的时候,也玩起了谐音这套,给他的儿子起名叫姜军,我也是服了他了。
事情还没完,这关于名字的好戏还在后面儿呢。我姐生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名字找人专门给算过。据说在运用了生辰八字,阴阳五行还有什么周易八卦之类的玄之又玄的宝贝理论之后,大师给出了“子成”、“佳旭”、“如玉”三个名字。
如果这三个名字里没有“如玉”这个名字还好说,可是偏偏“如玉”就出现在了大师的推荐名单里,这是不是说明冥冥之中早就给我的小外甥订好了今生的姓名呢!
更让人不得不信的是,我姐夫他家那边儿一致同意“如玉”这个名字。等到我姐向我爸姜逢源征求意见的时候,姜逢源也选择了“如玉”这个名字。
姜逢源老人选这个名字的用意很简单,他的理由是要把“洁白如玉”给收回来,不能让他们流落出去。
因为这事儿我还问过我爸姜逢源,如果我以后要是有了孩子,我的孩子应该叫啥啊?毕竟“洁白如玉”都已经被用完了啊!别看姜逢源很多年不当老师了,当年在乡镇小学时的教学功底依然在,他不慌不忙地对我说:“可以叫“无暇”,洁白无瑕也是成语。”
值得庆幸的是我姐夫姓徐,这样徐如玉就和阎如玉不仅有了本质上的差别,听起来也比阎如玉顺耳了许多。
我们这边儿把事情给定下来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通知我妈那边儿,这就成为了日后我姐跟我妈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常言道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我亲妈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她勃然大怒。当然了,倾泻怒火的对象不会是我姐和我姐夫,而是和之前没跟我爸离婚时一样,把一腔怒火倾泻在了姜逢源老人家了。
从那儿之后,我姐和我妈的关系也闹僵了。明了不说,这对母女暗地里谁也不搭理谁。
过年过节的时候,我姐姜小洁依旧拿出钱来买东西给我妈,只是她不再跟着我一起回去,而是让我一个人拿着一堆买来的东西去见我妈。
我妈其实也不怎么待见我跟我姐,她只是看在我带去那么多好东西的面子上,热情地招待我。每次她都知道我不会留下来吃饭,每次我妈都对我盛情挽留。
说了这些还是说回到我自己吧,在我上到初二之前,我爸是想着供我姐姜小洁继续考高中深造的。
按理说我们姐妹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应该一起上学才是,可是我这个人不懂事儿,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班里好几次尿了裤子。
前两次老师还跟我爸客气客气,说孩子小过一阵子就好了。然而事不过三,老师再一次找到我爸的时候就提出了她的新论点。
老师说我这种表现是正常的,只是不适合继续待在学校里,并且建议我第二年再上学。
老师还说这样可以和我姐姜小洁拉开一段距离,可以让姜小洁辅导我的学习,这样的话更加有利于我的身心成长。
后来我才明白过来,原来人家老师的意思是说我傻,跟同龄的孩子在智力上有差距。
我上初二的时候又被我爸重新重视起来,是因为我姐早恋不想念书了。我姐自从和我姐夫谈了恋爱之后,两个人成绩都下滑地厉害。
我的姐夫叫徐鹏斌,他在没和我姐姜小洁处对象之前学习可好了。在我的印象里,是我姐姜小洁给人家鹏程万里,文质斌斌的小男生给霍霍了。
姜小洁是个很独立也很有主见的人,这或许和她过早地就担任了我的家庭教师有关吧!可我觉得就是因为她太独立自主了,以至于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在深思熟虑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姐姜小洁开门见山地和我爸姜逢源同志谈了一下她个人的问题。
姜小洁独自一人在姜逢源面前表达了她跟徐鹏斌的坚贞的爱情宣言之后,毫无畏惧且内心平静地等待着暴风雨的到来。
用我的话来形容,姜小洁那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让姜小洁失望的是,更猛烈的暴风雨并没有如期而至。
老姜同志那时候没心思搭理姜小洁,因为他正在筹备着自己的终身大事儿呢。
听见姜小洁这么胆大妄为地跟自己叫嚣,姜逢源就没好气地对姜小洁说:“你爱念不念,不念了把机会让给你妹妹!臭丫头片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