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友留言说;感觉王阳明心学很好,只是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如果这个问题是一物,需要我们去格物,应该如何去格呢?最根本问题不是如何去用,正如最大的困难不是外来的患难,而是如何消化自己的心魔,如何去修心。
梁漱溟先生说:“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于受制于他自己(制与受制是一)。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如果学习心学只想着如何去用,这已经是私欲了;只担心镜子是否明亮,不必担心是否能照人。
对自己的自私与本能的驾驭程度,决定了你人生的自由度,决定了你所取得成就的上限。因此,人的悲哀在于克制不了自己的愚昧,屈从于习性与习俗,而做出表面上对自己有利的举措,心底却不免忐忑不安,深怕实质上会严重伤害自己,但,你如果不如此做,却有着同样的担忧,这就是私欲。
私欲不完全是人欲,人性的欲望还比较好了解,贪恋财富名望情色,贪恋能让你感官觉得舒服的东西都会被称做人欲。人有欲望其实很正常,但,如果欲望超过你能掌握该拥有的范围,你却还是贪恋不已,这就会带来痛苦。
那么掌握心学的钥匙在哪里?这不是光靠理解就能做到的,我还是那句话,心学是功夫,不是知识。有时你明明理解,却就是不能掌握。做好慎独的自观工夫,你才能彻底掌握你的私欲。
《大学问》中提到:要想正确运用自己的良知,这怎能空洞无物的说辞呢?必然是有其实在内容的。所以说要想致知的话,必然要在格物上下功夫。‘物’就是事的意思,凡有意念产生时,必然有一件事情,意念所系缚的事情称作‘物’。‘格’就是正的意思,指的是把不正的校正过来使它变成正的这个意思。校正不正的,就是说要去除恶的意念和言行。变成正的,就是说要发善意、讲善言、做善行。这才是格字的内涵。《尚书》中有‘格于上下’、‘格于文祖’、‘格其非心’的说法,格物的‘格’字实际上兼有它们的意思。
良知所知道的善,虽然人们真诚地想去喜欢它,但若不在善的意念所在的事情上去实实在在地践履善的价值,那么具体的事情就有未被完全校正的地方,从而可以说那喜欢善的愿望还有不诚恳的成分。
良知所知道的恶,虽然人们真诚地想去讨厌它,但若不在恶的意念所在的事情上实实在在地去铲除恶的表现,那么具体的事情就有未被完全校正的地方,从而可以说那讨厌恶的愿望还有不诚恳的成分。
如今在良知所知道的善事上,也就是善意所在的事情上实实在在地去为善,使善的言行没有不尽善尽美的。在良知所知道的恶事上,也就是恶意所在的事情上实实在在地去除恶,使恶的言行没有不被去除干净的。在这之后具体的事情就没有不被校正的成分存在,我的良知所知道的内容就没有亏缺、覆盖的地方,从而它就得以达到纯洁至善的极点了。
如上所言,心学的功夫如此简洁明了,为何会越学越糊涂呢?近期之所以写一些实修的文章,是不想让大家在“心即理”“知行合一”“四句教”等几个名词上绕来绕去,认为心学不过如此。安心来自本体,我没有度化众生的志向,只想对有缘识得心学的人点亮一盏灯,得到方向,从而喜悦自在不再受制于苦难!
各位心友,我们作为阳明先生的后世弟子,就是把阳明心学的精神具体落实在生活里。担当世道,力行所知!体悟阳明先生的心印,永远依据“良知”本体统摄的“知行合一”的功夫,去不断的追求与努力;把自我的良知推及到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