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意识的空间

意识的空间

作者: 明空如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8-14 10:27 被阅读0次

意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用于指代人类的精神体。

对于崇尚“客观性研究”的科学家们来说,人类意识的存在是一个奥秘。为了将意识的存在“合理化”,通常,科学家们将意识视为基于人类物质性大脑所产生的某种功能。因此在科学家看来,当人类大脑神经细胞受损到一定程度时,意识就会消失——即不能正常产生意识的功能了。

当然,这种对于意识的观点可以作为观点之一,亦无须过多地评判。

还有很多人持有另一种不同的观点,即意识代表这人类精神的主体,其存在并不依赖于大脑,可以独立于大脑存在。比如当人类大脑受损到一定程度时,意识不是消失了,而是无法再通过大脑而起到相应的作用。但对于意识本身来说,意识的功能作用并没有消失——这也许无法用科学仪器去测量,但对于作为生命主体的意识本身来说,其依然有着独特的意识认知与意识功能。西方进行濒死研究的医生和学者们可以从他们的研究对象那里获得很多的可供验证的可信性证据——这不是一句“那都是幻觉”可以搪塞过去的。而且就意识的特性而言,即使人们提供的主观性描述都属于某一种“幻觉”,但依然不可否认的是,当医生已经判定大脑死亡时——按原有的观点看,这意味着意识已经完全消失,不可能还会有意识的存在——病人却在“经历”某一种“幻觉”,且不管“幻觉”的内容如何,这“幻觉”之所以能够存在,不正是“意识”存在的证据吗?如果“意识”从根本上并不存在,那么“幻觉”又如何产生呢?“幻觉”又于【何处】呈现呢?

这就来到了今天所要阐述的主题——意识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意识的【空间】,其实是一个比喻,因为,意识的【空间】,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而仅仅是一种“虚拟空间”——虽然是“虚拟空间”,但却有着类似于“空间”的功能作用,因此才会用“意识的空间”这个名字来阐述意识的某种特性。

比如,当我们在脑海里回想一个人的样子,这个人的样子就会清晰地出现在“意识的空间”里。

对于这个“空间”,通过大脑解剖的方式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它并不存在于某个具体的地方,也不存在于某个大脑细胞里。但这个“空间”却存在于“意识”里。

可以说,人类所有的记忆、知识、技能,都存储在“意识的空间”里。我们的身体,包括大脑,更像是对“意识空间”进行读写的工具,

那么意识的空间有多大呢?可以说,意识的空间无限大。这种“无限大”是从其功能作用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意识的空间并不像物理空间这样可以用某种方法测量其空间大小——比如从地球到月球之间的空间距离,大约为38万公里。人类对物理空间的认识,对于意识空间而言,就是存储在意识空间中的一段信息。意识的空间虽然不能通过某种仪器进行测量,但却可以通过意识的反观自照去体会和领悟其“无限”的性质。

比如,我们常说,学习永无止境,那么意识对知识的存储空间即是无限的。一个人的意识空间永远可以容纳得下新学到的知识,不必担心“空间不够”而无法掌握新知识。其实,我们每天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所有信息,都在不停地在进行意识的读写,读即识别、解读,写即纳入记忆积累。

从意识的角度而言,所谓生命和世界,就是意识读写的的信息然后呈现在意识之中,信息在不断地变化,新的信息不断发生,旧的信息不断消失,同时以记忆的形式存储到意识之中。过于久远的记忆就像存放多年却无人问津的档案一样,在遗忘在意识的深处,乃至渐渐地模糊、消散。除非有某种因缘,重新激活了某一段记忆,这时这段记忆就会被重新读取,呈现在意识中。所谓因缘,即是信息的关联性,关联性越强,越容易被激活,关联性越低,越不容易激活。当生命所经历的新的信息场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时,与原有信息场相关联的信息就会渐渐被遗忘。

需要注意的是,意识虽然在信息读写的过程中,一直处在关键核心,但其实,从最深的真相而言,意识并不能永恒地“拥有”信息——特别是通过感官所获得的信息。

这就像存储在电脑磁盘上的文件,磁盘并不能永恒地“拥有”文件,存储只是阶段性的。注意,这里所说的“拥有”是指不因条件变化而永恒的“拥有”,而非阶段性的拥有。比如,当新的文件代替了旧的文件时,原有的文件就消失了。再比如,当磁盘被格式化了之后,所有的文件也都消失了。“意识”会被“格式化”吗?会的。“意识”的格式化虽然不像电脑磁盘的格式化那样标准、彻底,但同样会被格式化。比如,当一个意识重新进入一段新的生命旅程时,之前的生命经历就相当于被做了某种程度的格式化。“孟婆汤”的故事即使这种格式化的另一种说法。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意识空间”并不等于“意识空间里存储的信息”,就像磁盘不等于磁盘里存储的文件一样。

没有哪个电脑磁盘,会把自己存储的文件视为“我”,或者“我的”。但有生命的意识却常常会这样认为,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记忆”。

仔细深入地体会一下,我们平时所谓的“我”以及所有对“我”的认知,都仅仅是存储在意识空间里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变化,所以“我”和“我的”也一直在变化。比如童年时的你和现在的你,对自己的认知一定是非常不同的。上一生的你,与这一生的你,以及下一生的你,对自己的认知也是差异巨大的。但就每个阶段本身而言,你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你只是在每个阶段相当自信地认为自己所认知的“我”和“我的”都是非常真实的,而看不到这种认知其实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甚至从根本上而言,没有丝毫的真实性。

所有的信息在意识的空间里来来去去,生生灭灭,或者被记忆,或者被遗忘,但终究都会消失。因缘总是在变化,新的信息也总是在代替旧的信息,这种变化是时时刻刻都不停息的。这种情形有点像,当我们站在一条河边,看着滚滚东流的河水,虽然每一刻所见到的“河”都是变化的,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却仍然会忽略这种变化,而把这条“河”视为“同一条河”。但智者却知道,根本没有所谓的“同一条河”,那所谓的“同一条河”仅仅是一种错觉而已。

但当绝大多数人都有着相近的错觉和认知时,智者也不得不遵循这种群体性的“错觉习惯”,在与人们交流时,也称之为“同一条河”,这时,这种称呼对于智者来说就仅仅是个假名而已。

呈现在意识中的信息,同样犹如滚滚不息的流水,时刻不停地流动着。这些信息在无数的意识空间里相互交流,并在无数的意识空间里呈现出无数的样子。

注意,并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所谓的“信息”,所有的信息都离不开意识的感知、认知和解读,不同的生命,不同的意识,对于信息的感知、认知、解读并不相同。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阐述到这里时,生命与世界的图景是否突然变得“混沌”起来?

无数的生命,皆是没有边界的意识空间,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这些意识空间里显现这丰富多彩的影像——色、声、香、味、触、法,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所有的信息如流水般奔涌不息,同时时刻不停地在变化。这些信息被交流,被应用,被记忆,被遗忘。人们在这些不断变化的信息中截取部分在短时间内相对固定的、与自己关联紧密的信息,将其视为“我”和“我的”。但其实,即使是这些信息,也同样在变化之中。所以,到底有什么样的信息是可以被永久留住的呢?没有。信息,有生必有灭,有来必有去,有记必有忘。只有“意识的空间”本身一直在相续不断地存在着。仔细体会一下,是不是如此呢?

那么,“意识的空间”就是生命本身吗?就生命的实际情况而言,是意识的空间以及意识空间里的信息共同构成了生命。如果“清空”了意识空间里所有的生命信息,那么所谓的“生命”又如何呈现呢?

这时,其实是没有语言可以形容的。因为所有的语言形容,都是“信息”的一种。

就理论上的探析而言,“意识的空间”,则并没有一个所谓的“空间”。而意识的内容——信息,又已经被全然地遣除。这时,就仅仅剩下了一个单纯的“空”——空去了所有信息的状态。注意,包括对这个“空”的认知,也是一种“信息”——也是需要被遣除的。

但“意识”的本性——能知能觉的本性,却并不会因为“信息”的遣除而消失,因为这种“本性”不是“信息”,而是能够“产生信息”的“根”与“源”。

但是这种能知能觉的本性,却并不占据任何“物理空间”——“物理空间”也是呈现在“意识空间”中的一种“信息”。

虽然如此,这种能知能觉的本性,却是周边于“意识空间”的。意识中间中所有的信息变化,本质上都是这种能知能觉的本性在起作用,是其本性作用的效果呈现。

所以,如果以此本性的角度来看的话,一切即是此本性作用的显现,这种作用呈现为各种信息,以及对各种信息的认知与解读,从而构成了无限丰富多彩的世界。但究其根本而言,一切都只是本性的游戏而已。

而本性又无可言说,它不在时间之中,也不在空间之中,却在创造着无穷无尽的时间与空间。所有的语言,都只对“信息”有效,对本性则无效。语言可以改变信息,但无法改变本性。语言可以定义信息,但无法定义本性。

本性本自超越于一切语言,唯是究竟超越的能知能觉之性,却可以呈现出无限博大的“意识空间”,然后以此“意识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无穷无尽的“信息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宇宙,星系,地球,人类,仅仅是此“信息世界”的“冰山一角”,呈现在“意识空间”里的影像而已......

相关文章

  • 多维的意识空间

    文/摘要 三维意识 一、我们只能看见事物「实体」的部分 二、每个人皆被视为与他人无关的「个体」 三、生活是一场适者...

  • 意识 能量 空间

    振动频率 意识能量 文字 语言 振动能量 看不见摸不着 感的到 感的到 感的到 清空 发掘 深处黑暗的被囚禁的意识...

  • 时间空间意识

    看到这几篇小散文的时候,想起小时候问妈妈什么是阴历什么是阳历。她说了我也没记住,包括小学被二十四节气歌,我不懂,也...

  • 意识空间旅行

    #时间碎片# 有一种“厚今薄古”,大概就是感觉我们生活这个时代多幸福,因为有互联网,因为有很多便利的交通,因为有空...

  • 哲思

    空间—结构—我—意识意识—时间时间—(标定)空间 空间形而上时间形而下 我(意识)——中道我,上下起伏不定

  • 超越意识空间的限制

    为放弃分享的事内在一直有一个批判的声音,因而无法面对那些应援伙伴,甚至于吝啬给予一个回应,更别说点赞或者...

  • 意识间、内心的空间

    一开始Jessica带领我们练习费登奎斯,一呼一吸之间,当我放松下来,身体跟着呼吸,一呼一吸。当我刻意想着要怎么去...

  • 意识空间位置

    最近今天观看nlp身心语言程序学,学习到一个很特别的概念,人的情绪,意念,疼痛都会在意识空间里有固定的位置,大小和...

  • 拓展想象意识空间

    想象意识人所具备,都是很自由随便的心理活动。很多想象都是天马行空,驰骋万里且不着边际。有些所形成的意识还是比较固定...

  • 人的三层意识空间

    人有三层意识空间 梦境空间,各种稀奇古怪的或虚假或真实的发生的事 潜意识空间,具有一定自主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识的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ge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