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子鱼
文:渤海居士
管宁视金如土, 华歆见贵奉迎;
同窗割席分坐, 兄弟断义绝情。
子鱼救人急难, 景兴爱慕虚荣;
孰是孰非难断, 不可一语相评。
论华子鱼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享年八十四岁,著有《氏姓论》。
论华子鱼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今山东聊城高唐县),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官渡之战时,被征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又代荀彧为尚书令,曹操讨孙权,以华歆为军师。曹丕即王位,拜华歆为相国,封安乐乡侯,曹丕代汉建魏,改相国为司徒。魏明帝即位,代钟繇为太尉,晋封博平侯。232年1月30日去世,谥敬侯。
论华子鱼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曾被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攻会稽时,王朗举兵抵抗,为孙策所败。王朗在逃亡失败后投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后为曹操所征,因战乱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建立,王朗以军师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丕受禅建魏后,王朗改任司空,又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王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论华子鱼三国时的管宁(字幼安,管仲之后)和华歆(字子鱼)年轻时是好友。一次两人在菜园锄草,锄出了一块金子,管宁继续锄草视金子为泥土,继续除草;华歆捡起金块看了看又扔掉它。
又有一次,两人同在一间书房读书,并同坐在一张草席。这时,有一位有权势高官乘坐一华丽车辇路过街前,车声隆隆地从门前经过。管宁似听非听照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门相望。
论华子鱼华歆回来后,管宁把草席分割两半,对华歆说:“汝已非我之友!”。
管宁之所以要“割席分坐”是因为他从这两件事已知晓华歆热衷权势与钱财,管宁以此为耻,“割席”以示决裂。
后来华歆终为曹魏上卿,一日与王朗(字景兴)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要求依附他们一道避难,华歆深感为难。
论华子鱼王朗说:“现在形势不紧,与此人同行又有何不可?”华歆只得赞同。
少时,贼兵追到,王朗却要把那依附之人丢弃。华歆却说:“先前我不愿意带此人,怕贼兵追来累及我们。然现在我们已经带上了此人,怎可因急难而抛弃人家呢?”于是坚持照旧带着那人。
以此事来看华歆与王朗两人品质优劣,可见分晓。
论华子鱼王朗假做好人以获虚誉,一旦事急就不顾他人死活,前后对照,虚伪的嘴脸昭然若揭;然华歆先前考虑到危险,有所犹豫,这是人之常情,但一旦做了,就要承担责任,这正是君子的作为。
前一则中的华歆与这则中的华歆看似抵牾矛盾,实则反映人性的复杂性。
今写此诗虽文字见拙但其意却令人深思……
论华子鱼文:渤海居士‖配图摄影:方绍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