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颓废”到“情趣”见“深情” ——《故都的秋》教学新探索

从“颓废”到“情趣”见“深情” ——《故都的秋》教学新探索

作者: 沈周霄成长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18:46 被阅读0次

            从“颓废”到“情趣”见“深情”

            ——《故都的秋》教学新探索

    文/沈周霄

            《故都的秋》是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的一篇课文,为写景抒情散文。散文不过情、景、理三端,这篇散文的特色之一,就是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选材个性,审美独特。文章没有选择写秋文章中常见的悲秋景象,也没有选择表现秋味的名胜古迹,而是于皇城人海中寻常巷陌里写一些常人容易忽视的景物;文章所写秋景特点为“清、静、悲凉”,但不着传统秋士情怀,感秋伤己,反而对悲凉的秋味生出浓烈的眷恋。

            这篇散文既是郁达夫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学教材里的经典作品,老师们上此课文的普遍感受是,能够感觉出这篇散文的独特,但却很难在课堂里和学生共享这份独特,如此经典的一篇写秋佳作,就是上不出个中“秋味”。

            笔者最近试教此文,颇有心得,从文章第12、13两段议论段切入,抓住文章议论段中“颓废”、“情趣”、“深情”,三处文眼,批文入眼,巧读散文,课堂效果极佳。

    一、《故都的秋》的议论段主要在写什么

            笔者以所在南方的秋味导入,引出《故都的秋》。抓住这篇散文情、景、理熔于一炉的特点,划分出文章的大层次,然后从“理”这一层切入,拈出本文写景具有“颓废”色彩的特点。

    师:不知不觉已立秋两个多月了,请你说说在南方感受到的秋味?

    生1:南方的秋天,秋味比较淡,周围绿叶都茂盛在枝头呢,虽然立秋已久,但依旧看不出多少秋的气息。

    生2:南方比较暖和,秋天和春天的界限不很分明,你看现在10月中旬了,我还穿T恤呢。

    师:是的。用《故都的秋》中的话来形容南方的秋,是——

    众:草木凋得慢……

    师:用《故都的秋》里的话,来概括北方的秋,是——

    众:特别地“清、静、悲凉”。

    师:散文不过情、景、理三端,这篇散文有的层次是写景,有的是议论,有的是抒情,请你在“秋”字前各加一个字,概括下本文的行文脉络。

    生3:(1-2;14-15)爱秋;(3-11)写秋;(12-13)议秋。

    师:写景散文里的议论往往是点睛之笔,诵读“议秋”两段,用简明的话说说这两段作者到底要讲什么?

    生4:讲“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

    师:是吗?请关注14段的内容,这一句应该是13段和14段之间的过渡句,不是对12、13两段内容的总括。我们关注下,这两个议论段中,围绕写秋,谈了哪四类人?

    众:中国的文人学士、外国的诗人、我、有情趣的人类。

    生5:我知道了。提示句在第12段段首。这两段,郁达夫似乎要讲,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也就是但凡有情趣的人类,都喜欢写秋,甚至是悲秋,因此他们的文章中都带有很浓的颓废色彩。

    师:是的。这两段,郁达夫拉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为自己“背书”。言外之意是,不仅我一个人喜欢“颓废”色彩嘛,你们看,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都喜欢!

    二、郁达夫笔下的秋“颓废”吗

            通过上述引导,读通写景散文中的说理段,很顺畅地就抓到了本文的第一个文眼“颓废”,也触及了郁达夫文章的底层特质。通过这个字眼展开分析,比传统教学抓“清、静、悲凉”要来得有效:一是,“颓废”带有明显的贬义,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颓废”一词更凝练,也更触及郁达夫的文章特质。

    师:给“写秋”部分的五幅秋景拟一个5字以内的标题,并选一幅品读下这秋景写得到底“颓废不颓废”?拟写标题时,注意首先抓取主要写作对象,如第一幅秋景的主要对象就是“秋院”,我们可以概括为秋院晨趣图。

    生6:第4段为秋槐落蕊图、第5段是秋蝉衰鸣图、接下来是秋雨话凉图和秋果胜景图。

    生7:我觉得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并不颓废。如秋果胜景图里,他写到“枣子树”在屋角、墙头等地方都会自己长大起来,我认为这是写出了枣树的生命力顽强,基调很昂扬。再者,他还写到了枣子、柿子等秋果,并且说这是北国的清秋佳节,是一年中的黄金岁月。

    生8:我不赞同。秋果胜景图里最重要的一句话是“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所谓盛极必衰,秋果的胜景美则美矣,但背后的底色是,衰败后的苍凉,火红的胜果,最终抵不过北方的风沙,刹那间的美丽之后,秋的世界归于岑寂枯槁的尘沙与灰土。这不是颓废吗?

    生9:是的。我觉得这有点像老师给我们课前提供的阅读资料里的“物哀美”——“于最绚烂之时看到零落之后的悲凉”,有着一种淡淡的物哀,颓废,是它的底色。

    生10:我来谈谈秋槐落蕊图吧。这幅图是很有一点颓废之感的。花蕊原本盛放在枝头,现在落了一地,美丽的身姿变为薄凉的尸身,郁达夫于这清静里体味着这些落蕊的机质,细微的柔软,没有声和味,如同秋的落寞,这些都让他感到了秋味的“深沉”。

    师:颓废,一般用作贬义词,给人消极的感觉;但郁达夫文中的颓废,又给人一种美感。用原文第一段文眼句中的字词来概括这种“颓废”的话,这种颓废的秋味,郁达夫称之为“     ”美?

    众:悲凉美。

    三、郁达夫的“颓废”等同于传统秋士的“颓废”吗

            中国传统里有一个用来形容迟暮不遇的读书人的词语,即“秋士”。秋士悲秋,春女伤春,常常用来隐射传统文人怀才不遇英雄迟暮的心理。郁达夫写秋味的“颓废”之美,和传统文人又是不同,更近于西方美学里的“以丑为美”“向死而生”,秉承着一缕日本文学里的“物哀”美学。传统的秋士,是悲秋伤己;而郁达夫则是在颂秋赏悲。在悲的情境里,传统文人是沉浸在悲之中感同身受,自身感到一种痛苦不堪;而郁达夫则是沉浸在物哀的美感中,享受着悲给他带来的独特审美趣味。这些微妙之处,老师们或许都明白,但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并明白。

    师:郁达夫对悲凉的欣赏与传统“秋士”的悲秋完全一样吗?(投影“杜甫律诗《登高》”)

    生11:杜甫先写了肃杀的秋景,然后由悲秋转为伤己,感慨自己的不堪际遇。

    师:是的。那么我们从《故都的秋》里,读到了作者对自己不堪的际遇的感慨了吗?

    生12:没有。最后两段作者说,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的秋,若是留得住的话,他愿意把寿命减去,也要留住这北国的秋味。什么样的东西,连命都不要、也要留住呢?只能是美好的东西。虽然这份美好带有颓废与悲凉色彩。说明郁达夫对北国的秋是抱着享受和欣赏的态度的。

    师:很准确。如果说传统秋士是“悲秋伤己”的话,那么郁达夫就是——

    众:颂秋赏悲。

    师:用“议秋”第13段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对悲凉美的欣赏与享受”这是郁达夫区别于传统文人的“     ”。

    众:情趣。

    四、郁达夫的“颓废”之“情趣”是如何写出的

            当学生体会到郁达夫“颓废”美学特质后,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这种颓废的美,是如何写出来的。把本来就美的东西写得美,这并不算什么高明的手法,高明的手法是,把一种别人都认为不那么美好的东西,写得让人有一种“隐隐作痛”“心有戚戚”的美感。

    师:请以“秋院晨趣图”为例,比较下面一段改写文字,说说郁达夫是如何在写景中渗透出这种独特审美情趣的?

    师:投影改文——“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北平,住在院落里,早晨起来,在院子里坐着喝茶,天很高很高,碧绿碧绿的,鸽子时而盘旋头顶。一丝丝日光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破壁腰里开着牵牛花,有蓝色的、有白色的、有紫黑色的、有淡红色的;牵牛花底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大概就是故都的秋意了。”

    生13:改文略去了对比。我觉得作者在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写北国的秋天,但是他不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因为这些都是风景名胜,都被别人写滥了。作者选取的视角比较有趣,他写的是“皇城人海”里的一户人家中体味到的秋味。

    师:对。郁达夫写故都的日常生活,故都即以前的皇城,曾经繁华,现在却在历史的风雨中日渐衰败,这其中更见一种悲凉美。你这个可以概括为——“在对比中渗透审美取向”。

    生14:改文略去了一些选择性的动词,变成了纯粹的写景,而原文则在动作里渗透了审美。我觉得这里的用词特别有趣。“租”、“泡”、“坐”、“看”、“听”、“数”、“对”。“租”的是一椽破屋,既是破屋,在皇城之中则显沧桑之感,又用一租字写出漂泊之感。“泡”的是浓茶,苦后回甘;往院子里一坐,这“坐”是主动的选择,“看”得见天高碧阔,“听”得到鸽子飞声,可见周围之景是极清静的,作者细“数”着漏下来的日光,是如此的悠闲,在破壁腰里,静“对”这朝荣,这朝荣两字作者特别用心地在牵牛花后加括号附注上,“朝荣”,朝盛夕败,这恰恰是从破败中见刹那间的静美。

    师:你的赏析很有见地。我们可以把你的话概括一下,郁达夫——“在动词的选取中渗透了审美情趣”。

    生15:改文中还略去了“我以为”、“最好,还要”、“使作陪衬”这些主观取舍的字眼。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以为”二字体现了审美倾向,作者偏爱冷色调的牵牛花,而冷色也给人一种悲凉颓废之感;另外,作者还“最好”要有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牵牛花的陪衬,本来冷色调的花已经够悲凉的了,再加上疏落的秋草,一种枯败之感,寥落之态,呼之欲出。

    师:是的。你这个,可以概括为——“在取舍里渗透审美趣味”。

    五、郁达夫的“颓废”之“情趣”从何处来

            提供支架一:[生平]三岁丧父,家道衰落,两度离婚,两次丧子;[国事]晚清腐败,军阀割据,民国黑暗,日军侵犯;[流日]被称支那,自尊自卑,日本美学,物哀共鸣。[物哀]对万物产生感动的审美感情,甚至对无常、枯败和死亡。

            提供支架二:1934年,北京其实被一般人称之为“北平”,郁达夫偏偏要称“北平的秋”为“故都的秋”。

    师:郁达夫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是天生的吗?

    生16:不是。我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过的事,成为你之为你,我之为我”。郁达夫之所以形成如此独特的审美,也是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师:1934年的北京,其实被当时人称之为“北平”,但郁达夫在文中却偏偏要称之为“故都”。故者,老旧也;都者,曾经的皇城也,一国的象征也。1934年,日军侵华野心日渐暴露,北平危急,郁达夫不远千里,绕道杭州、青岛,赶往北平,难道仅仅是要一览北平的秋味吗?不是的!那是怕,如果这次不来的话,这次不能饱尝一番的话,恐怕日后再也看不到了啊!多事之秋,国难当头,风雨飘摇啊!“这北国的秋天,要是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是多么深情的爱国之情啊!如果用第13段议论段中的一个词语概括,郁达夫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美的文字,那是源于他的“      ”。

    众:深情。

    六、“深情”之人,方有至美之文

    师:文章读到此处,你们觉得郁达夫的文字到底颓不颓废?

    众:(各抒己见)……

    师:这北国的秋里,满满都是对国家的爱,对世界的爱,对世人的爱,甚至是对无常、枯败与死亡的爱啊!是的,连悲凉都是美的,这样的生命又怎么会是颓废的呢?!下课!

            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中指出:散文阅读,鉴赏“文学性散文”,其要领概括一句话就是“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也就是说,散文教学不仅要提炼出文章的共性,更要品读出文本的个性,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由文及类,由文及人。[]

            写景散文,细读要害议论段,抓取“颓废”、“情趣”、“深情”三处文眼,提纲挈领串起整个课堂,这是本课教学的巧妙之处:短文丰读,深入浅出。

    板书: 

                        故都的秋

    秋士:悲秋伤己      达夫:颂秋赏悲

                 颓废      情趣      深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颓废”到“情趣”见“深情” ——《故都的秋》教学新探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kr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