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活了57岁,龙场悟道那年他37岁;提出“致良知”是在49岁,至死不渝。
王阳明曾写过多首良知诗,比如:“尔身个个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人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即是成圣贤之道。“致”即“正心”,去掉不良杂念,“不假外求”,“求诸内心”。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人的主体自觉,与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紧密相连。
1527年,在王阳明受命出征广西平乱行前,作《别诸生》一诗:“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不离日用,无时无处不在,只有按“良知”行事才有光明前途。
所以,“致良知”就是实践良知,就是使良知“现身”于事物,于事事物物中见良知,强调良知在场,强调良知付诸行动。
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者”,开示了提升道德修为的路径:修为是在修养的基础上要有所作为,修为强调修行、实行,体现一个人的成长,表达一个人在修炼中逐渐积累的精神、情操和品质等。
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灵魂需要自己通过道德来“管理”。道德修为建立在高度的自觉自省基础上。儒家提出以“内省”为核心的修身之道。内省,就是自我反省与自我教育。在儒家看来,人人皆可以成尧舜;但要成为尧舜,必先进行内省。孔子强调“为仁由己”,认为一个人能否从善立德、成贤成圣,关键在于他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孔子也提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孟子倡导“养心”“养性”,曾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成长在新时代的青少年,个性意识和主体意识较强,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内省是促进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有效方式,是一个人提高道德水平与素养的重要载体。一个人唯有养成善于内省、善于反思的习惯,才会不断地成熟和进步。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青少年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不仅要在宏观意义上加深道德认知、增进情感认同,更要在具象层面上持续不断地体验和自省,敢于直面自已的缺点与问题,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道德修为虽是主体精神的自律,但它不是闭门思过的结果,一个人只有在具体的行为实践中才能亲身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力量,逐步提高道德认知、涵养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进而促使自己在道德上有所作为。所以,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将形成的正确内省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孔子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断在六艺的实践中修养自己的美德。通过生活情趣的培养,既能促使个人妥善处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又可使个人按照美的规律,充分自主地构建道德人格,推动自我朝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
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中庸》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是觉悟善性、实践善性。“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儒家要求“仁者爱人”,要“泛爱众”;行为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能做到“民胞物与”,以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追求。仁爱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基础,与邻为善,互利共生,构成了交往的和平主义价值理念。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断锤炼个人的意志力、自制力,存戒惧、守底线,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尤其在面对外部诱惑时,要遵从良心、保持定力、严守规矩,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唯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孟子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体悟并践行“良知”是个体道德修为的基础。在提升道德修为的过程中,不仅要持之以恒积累善端,而且要不断修正错误。涵养善端与修正错误都有利于自身的修为。要引导学生养成慎独自律的品行,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加强自我约束,自珍自爱,勒紧道德的“缰绳”,从而通过自省自律,固本守心,修身韫德。要引导学生学会时刻保持警惕,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坚持初心与使命,真正做到善始善终。要引导学生勤于打扫思想尘埃,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