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在自己的一篇文章《有与无》中谈到,做自己热爱的事才叫作“有”,而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叫作“无”。社会学中有个东西叫“规范”,是指那些约定俗成、大家都会遵守的东西。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乡村、一个家庭,总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范,很多人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会默认按照规范的要求过完一生。比如从小起被要求好好读书,考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结婚买房过一生;如果不幸没有考上大学——毕竟大学的录取率在那里,不可能每个人都有大学可读——那么就早早学一门技术或手艺,能够养家糊口,然后结婚买房过一生;如果考上好大学却找不到一个好工作,或者没考上大学却整天游手好闲,就会在亲戚朋友的批判、在社会标准的批判中沉沦。当然,也不是说这种规范不好,按照这种规范过的人生,尤其是第一种生活,生活质量没准会很高,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但是,当谈及个人的体验时,却是一片虚无。
很惭愧,我自己也一直分不清自己的生活属于“有”还是“无”。迄今为止,我一直在求学的路上没有停下,万幸的是,我自认为认真上进的性格让我学习没什么太大问题,即使高考时失常,也考上了不错的985,再通过保研去了高中时梦想的大学。按照前面的标准来看,即使是求学之路这么顺利,也仍然要被划分为“无”。很有趣的事情是,假如我不这么努力学习,不获得一些成功,我没有机会见识到广大的世界,也不会写下这篇文章,思考我的生活是“有”还是“无”。所以,如果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那么按照社会倡导的规范,一直往上读书是不错的。
如今我也研二快结束,不到一年的时间后,我行将告别我的学生时代,踏上社会。按照社会规范给我规定的道路,我应当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努力攒钱买房,结婚生子,过上让父老乡亲羡慕的生活。一个很有趣的心理就是,如果我放弃思考,那么前面描述的生活就该是我追求的,但是既然我考虑到了“虚无”这玩意,或者说我被动地知道了“虚无”,还去过着“虚无”的生活,那么我不是愚蠢就是抖M。
我曾经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所以选专业什么的都是随大流。高考第一志愿填土木工程被调剂到计算机,再转专业到通信,再到研究生的信息安全,我其实没有任何偏好。上大学前的16年里我几乎没怎么接触过电脑,所以大一刚进去我有点傻眼差点想退学。好在我学习能力还不错加上个人性格比较上进,最后也在这些靠计算机吃饭的电类专业里游刃有余。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我意识到自己学什么专业似乎都是可以的,所以别人问我对什么感兴趣的时候,我答不上来,也会感到无所谓——毕竟我学得还可以,所以也能靠自己所学混口饭吃。直到大二心血来潮想学个日语,最后一不小心坚持学了两年之后,加上我又想起高二时买了一本《世界国家地理地图》,当时爱不释手到连着好几个月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回家还要看上半个小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对外语、对世界风土人情感兴趣。我曾经自视清高,不是很看得起在B站做视频up主,专门博人眼球的人,但现在想想,他们跳出了条条框框,找到自己喜欢的路,有的甚至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内心其实是很羡慕的。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对没有经济基础的理想不那么友好。生活成本愈发上升,就业岗位却不那么乐观。认识的外语的同学甚至都要纷纷转行,去干和所学几乎无关的岗位。我想到的妥协办法是,用我自己的技能找到一份比较高薪的工作——万幸的是我选的互联网专业就业还不错——再把对外语、对各国的风土人情当兴趣,通过继续学或是攒钱旅游,去更深地了解。虽然这依然陷入了一种半虚无的状态,我也深感无能为力。很大程度上,我毕业季的迷茫来自于这种无力感。我害怕自己人到中年,回想半生,因为一直在妥协,会有一种空虚感席卷全身。
王小波在文章的最后说了一句话很令我感动:“但我总觉得,我这一生绝不会像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在现实面前低头,难免会陷入俗套与窠臼,但我思考也不会停止。即便是被虚无包围,我还是想和虚无划清一点界限。
2020年5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