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月中旬末看到校园操场边几株梅树含苞开始,几乎是每天甚至是绕个道或者是下雨也都要去看一看梅树枝头上的花苞的状态,似乎在这一段时间倒是成了一种“例行公事”的“程序”了;隔个天把就要去瞧瞧,拿手机拍两张。然而,每一次看到的变化总是不大,这样的关注持续了一二十天了,而梅树枝头上的花蕾依旧是含着苞,只是枝头上的花蕾多了起来……
头两天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梅花开了,很是想去看看,于是乘年三十的中午一家人吃了团年。后的空闲,对已经是耄耋之年且有些耳聋的老母亲耳语说,我们现在去团城山公园的梅花谷看梅花可不可以?没想到老母亲竟很是爽快地答应了。
老母亲虽然年事已高,也从没有上过学读过书,但老人家思想很是开明,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今天就是刚刚拿到驾照的小外甥女甜甜开着车接老人家到酒店的。之前听老人家听我姐姐对她说我已经坐过甜甜开的车的事,时不时地念叨几句“怎么坐了甜甜开的车也没跟我说呢?”意思就是她老人家还没有享受外孙女的“福利”。前天甜甜专门打电话说今天来接老人家的,这事让老人家很是开心。一坐上车,没想到老人家开口就问“甜甜开的这车是用电还是用油的”。老人家的问题一出,让同在车上的小妹妹很是惊讶,忍不住一个劲地表扬老母亲几句:“想不到我老妈还挺与时俱进的……”
出了酒楼,甜甜开车送我们到团城山公园门口,之后就离开去忙她的去了。姐姐和我陪老母亲径直走向公园梅花谷。
从步入公园大门之后,老人家就边走边看边说这里和以前大为不一样了,变化真大,建设得真是好。路过逸趣园门口后看到了几处诸如“海盗船”等儿童游戏点时,老人家忍不掏出了手机拍起照来。
公园步道上零零散散的有一些人在散着步游玩,一些人脚步匆匆地朝梅花谷走去。所谓的梅花谷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山坳,顺着山坡种植了些梅树,从谷底一直延伸到半山坡之上,虽然纵深不大,但也形成了气势,也就成了这个时节本地的网红打卡地之一了。
站在谷底向坡上看,整个山谷几乎被怒放的梅花覆盖了,以粉红色为主。这里已经有很多人上上下下地观赏着,拍照着;看得出有一群“中国大妈”们是专门来拍照的,也还有些人是来赏梅的。一位摄影人正在很认真地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着那株梅树上的花,那样子很是投入。我母亲看着,把手里的拐杖随手夹着,也兴奋地拿出手机来拍,还不停地念叼着“我也几张照片回去给老邻居们看……”姐姐则也在忙着拍抖音什么的,很是投入。
老人家拍了几张梅花的照片后,还让我瞧瞧,我看了之后一个劲地说照得好;老人家听罢,脸上露出了微笑。随后,扶着老人家沿山坡向上走去,欣赏着和品味着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真意。看着盛开的梅花,老人家很是高兴,嘴上还不停地说着这地方真好……
我认识梅花是从小时候读的毛泽东主席的那首“蝶恋花”开始的,近些年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强大了,而也喜欢上了拍摄。记得前年拍了这里的梅花后还写了几句哩:
逸趣园中逸趣梅,
迎春绽放迎春归,
无惧凌寒枝头俏,
暗香浮动与人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