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生存,更好的活在世上。
有一句名言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所以不自知的人经常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知自己扮演什么角色?这种人还经常是小肚鸡肠,心胸狭窄,不切实际,愚蠢透顶,最终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三国演义》中的济北相鲍信就是典型的一个,在书中对他的描述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件小事就可以窥见他的水平。在18镇诸侯齐聚共议讨伐董卓时,孙坚主动提出自己要充当先锋去攻打汜水关。这时袁绍是盟主,袁绍同意了。孙权这样做主动去做先锋,率先攻打是有理由的,理由很简单,他有这个实力。一,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员猛将,被称为是“江东猛虎”,战斗力相当突出。二,他手下又有四员战将,这四个人分别是韩当、程普、黄盖、祖茂,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不断征战的战将,不管是领军作战还是单兵作战,都是很凸显的。三,他从江东带来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这就是孙坚敢于主动申请充当先锋的资本,可以说孙坚此刻并没有把华雄放在眼里,甚至连吕布和董卓也没放在眼里,他信誓旦旦,志在必得。打赢了,我就是头功。 济北相面对这种情况,他自己也想出力,去争头功,孙坚的表现仿佛让他感到华雄是可以随便挑战的,自己也可以试试。但是孙坚已经抢去了机会,那他自己就是只能暗中操作了,他私下里安排他弟弟鲍忠带着3000人马就去汜水关攻打华雄,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可怜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鲍信的弟弟就因为你这一个不当的安排就死于非命。这种死值不值? 来看看袁绍的评价:“前日鮑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这个评价需要看两点,一是不遵命令,就是你不听指挥,擅自行动,杀身丧命是自找的;二是你还给盟军带来了损失,折损了盟军的力量。这就是鲍信的愚蠢的表现,这种表现就是不自知,他无法判断自己的实力,也不清楚他弟弟的能力,他更不知到华雄及华雄的军队都是干什么的?所以自知之明很重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干什么,能干成什么。
而一些人总是好大喜功,愚蠢透顶,赔了兄弟又折兵。济北相鲍信难道不是这样的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