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泰伯篇第八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
在现代社会,我们会更倾向于透明和开放的沟通方式,让别人理解决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提高执行力和参与度。孔子的这个观点,有他的时代背景在里面,他老人家那个时代,老百姓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社会秩序和稳定被视为是非常重要的价值,孔子可能会认为,为了维护社会秩序,需要让民众遵循规则,不必过多地解释背后的复杂原因。一方面可能老百姓不能够理解,增加社会管理难度,也会让老百姓信息过载,难以集中精力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孔子为什么会觉得不需要告诉老百姓背后的道理呢?
孔子认为领导者或是教育者有责任引导民众,使他们遵循正确的道路,但不一定需要向他们解释所有决策背后的复杂原因。
一、他可能是觉得要根据不同对象的能力和理解力来施教,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还是如前所述,孔子生活在春秋,那时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知识传播有限,普通民众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二、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可能认为,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过多的解释和理论可能难以理解,甚至可能引起混淆。在孔子的时代,社会稳定和秩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个人都试图理解并质疑每一项决策背后的原因,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和混乱。孔子可能认为,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有时候需要简化信息,让民众遵循规则,而不是过多地解释背后的复杂原因。
三、古代社会,社会分工相对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孔子可能认为,让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决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
2、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我们需要接受引导:对于个人成长而言,我们可能需要接受来自老师、长辈或领导的引导,即使我们不完全理解所有决策背后的原因。随着个人知识的丰富,社会阅历的增加,我们会逐渐明白之前不懂不理解的一些事情。我们要探索和学习:增加对世界的理解。
我们需要自己培养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以便更好地去理解指导背后的原因。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一个事件的认识和解读是不同的,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力,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遵循的道路和规则。遇到很多政策的颁布,法令的执行,以及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可能是反常识,违背常理的现象的出现,多思考背后的原因,不要只看表面,深入内部,多查阅资料(包括历史上的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