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物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带你还原历史课本外真实的李鸿章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带你还原历史课本外真实的李鸿章

作者: 盐盐的私藏书影分享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07:46 被阅读0次

你好呀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书是

梁启超先生所撰写的个人传记《李鸿章传》

这是一本气势宏大、文笔超凡,颠覆三观的一本教科书般的传记

Part.1                       

有四十年中国之大事,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

对于李鸿章,世人只知他丧权辱国,封建老旧,淮军惨败日本,甚者称他为“李鸿章之流”,谓其“逢洋必跪”,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却不知身为军事家的李鸿章,所率之军军纪严明,对待所属将领皆以道义相交:

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役中,所带领的淮军军纪严明,一举平定江苏南部,而曾国荃的湘军之所以能捣灭太平天国的老巢南京,实际上正是因为李鸿章等人断了太平天国的后援力量与军饷兵源头,造成了主力部队孤立无援的现象。

之后,各省遭受捻军的抢掠祸害,危害无穷,将近十余年许多将领都拿捻军无可奈何,李鸿章临危受命将捻军困于胶东海边,佯装弃地而逃,引诱捻军深入,然后联合各省的军事力量围攻,一举剿灭东边捻军,进而乘胜追击剿灭西边捻军,屡战屡胜,剿灭所有捻军只耗费了一年。

致身于洋务事业的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之前所办洋务列表大致如下:

李鸿章所开办洋务初衷并无不妥,却为何屡创屡败?根本原因在于李鸿章所办每一种洋务,都必须向朝廷请示,并且需要朝廷派大臣来监督管理,即官督商办,下层的腐败与越俎代庖正是所办洋务纷纷宣告失败的原因。

而作为李鸿章一生的心血的海陆军的失败,除了因为其他大臣的牵制与干涉,一半是因为用人不当,把昔日共患难的将领徇以私情,皆委以重任,而并未考察其才学是否担得此重任。

但是,李鸿章之识,固然是远过于寻常之人的,从他的言论中可窥见一二:

“臣愚以为国家诸费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兴立,终不得强矣。”

“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若非朝廷力开风气,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天下危局,终不可支。”

由此可见,李鸿章是清楚时局的,也知道按目前的情况不可苟且偷生,也曾经寻求过安定内部、抵御外侮的办法,也知道无法变革偌大中国将无法自强自立。

在外交上,李鸿章也绝非卖国求荣的软弱之主,在外交上,五洲万国人士只见有李鸿章大人,而不见有中国,李鸿章外交的威严与手段如此可见一斑。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与日本议和之时,途中遭遇枪击,子弹穿过左颧骨下侧深入到左眼,几乎要昏死过去。李鸿章却怕耽误国家大事而拒绝将子弹取出静养:“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血满朝服,所遇者皆潸然泪下,李鸿章答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这份慷慨忠愤之气,实为所有君子所敬佩。

至于后来的事情,弱国无外交,即使是外交才能超过李鸿章十辈之人,或是苏秦、张仪再世,所能做的也只有忍气吞声、割地赔款罢了。应龙入井,蝼蚁尚且能将其困住,纵使有万般能耐,又何以施展呢?

Part.2

其实仔细想一想,历史之大势,又岂是一人可以倾颓?

梁启超先生开篇便说得极好:“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西方哲学有句话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只见有李鸿章,而不见有中国。李鸿章固然非造就时势的英雄,但绝对是一个为时势所造就的英雄。

站在当今的制高点上脱离了时代与社会的局限性去评价与要求一个人,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每个人并非一座孤岛,在社会生存就必当被社会几千年来的所固有的思想、习俗、观念所牵绊,大清国的将颓之势也绝非仅凭一人之力可以挽回。

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鸿章一身,虽固然并非事出无因,但国非一人而兴,更非一人而衰,若易地而思,将吾等置于李鸿章之地位,又有何人能做的比李鸿章更好呢?

梁启超先生之所以撰写此书,正是敬其之才,惜其之识,而悲其所遇。

李鸿章若有知,必当微笑于地下曰:孺子知我。

- End -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盐盐的私藏书影分享”,互相学习呀,更寻方向相似的姐妹互推

相关文章

  •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带你还原历史课本外真实的李鸿章

    你好呀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书是 梁启超先生所撰写的个人传记《李鸿章传》 这是一本气势宏大、文笔超凡,颠覆三观的一本...

  • #每日阅读#《李鸿章传》梁启超

    《李鸿章传》梁启超 今日行动:《李鸿章传》梁启超 今日分享: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

  • 无可取代的李鸿章

    ———谨此纪念晚清重臣李鸿章 1 梁启超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

  • 柿读《李鸿章传》感悟

    #读书打卡# 梁启超《李鸿章传》已读完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不过好像越是“庸”的人越喜欢听风就是雨的...

  • 谤与誉

    读史阅世 梁启超先生在其著作《李鸿章传》中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

  •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一提到李鸿章,印象中对他的评价都不太好。因为教科书里都写了,就是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诸如《马关条...

  • 南怀瑾:何以经常被骂?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这是我粤人梁启超《李鸿章传》开篇文字,也是我的...

  • 曾国藩: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梁启超在其李鸿章传里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

  • 曾国藩: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梁启超在其李鸿章传里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

  • 李鸿章传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李鸿章是安徽人。被子弹打中眼睛下部。 1·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带你还原历史课本外真实的李鸿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ww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