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基因也能改写

作者: 烟云留痕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12:42 被阅读33次
    饥饿基因也能改写

    这几日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引来了极大的热议。此话题过于重大,作为外行的我不想枉加评论。但由此联想到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自己,是否因为那场大饥荒,被人为的增加了一种叫做饥饿基因的东西。

    这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不浪费粮食已成为本能。有时明明已经吃饱,眼看剩下的食物要被扔掉,心中就会自动默念起“粒粒皆辛苦”,于是把家人剩下的饭菜吃光。明明知道这多余的食物不但对身体无利还会成为累赘,可是总是身不由己,宁可选择增加赘肉,也不能担负扔掉食物的内疚心理。

    其次,除了心理活动,对粮食的渴望,已经镌刻在了身体的每个细胞里。尽管很多人倡导少吃碳水化合物,或者晚餐不吃主食。对于身体已经超重的我,观念上可以接受,但身体绝不答应。

    也许是出生的那个年代,吃了过多的草根和树皮,经过了太多“瓜菜代粮”。儿时寄养在农村老家的我,清楚的记得母亲每次寄两斤大米来(国家规定只限于两斤),那颗颗洁白的米粒儿,贵如珍珠。只有我生病的时候,姥姥才在大锅里蒸一小碗,配上腌过的豆角,在几个表兄妹的围观下,我慢慢的享用,病就好了一半。

    还记得父亲说过,生我的时候用了18块钱(当时是巨资)买了一只母鸡,准备给剖腹产的母亲补身子。谁知这只母鸡飞到了隔壁院子里,对方死不认账。

    还记得母亲的小弟,我的小舅,因为干着石矿的重体力活,却吃不饱肚子,终于逃回了老家。还记得母亲的二姐我的二姨,来省城伺候月子回乡的时候把母亲给她的钱换成了榆树皮。

    小时候看到来厂里干活的农民,午饭的时候解开长方形的布包,在食堂的热水龙头接一碗热水,双手掐一个煎饼,左一口右一口,咬的那么香,咽的那么甜!那是只有给整劳力才能吃的干货一一实打实的小米煎饼。

    对粮食的感情已经编辑在我的基因里了,靠的不是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而是后天的反复改写。

    原谅我不能实行低碳饮食,因为我爱碳水化合物。无论是小麦还是大米,闭上眼睛慢慢咀嚼,我可以看到 原野里的麦浪,水田里的稻穗,场院上扬起的谷糠,石磨里转出的面粉……

    还联想到我的同龄人,被黑化的中国大妈们。当卑视她们中的某些人过于强悍精明时,我想到她一生中若不坚强,若不精明,早被磨难压垮了!

    我也理解她们在景点挥舞丝巾拍照,在广场舞上穿奇装艳服。那是被压抑封闭了的青春延迟的绽放!就让她们美一把吧!这代人一辈子真不容易!

    我甚至在备受遣责的自助餐抢食事件中,泛起同情之心。若不是经历过饥荒和挨饿,谁会不顾脸面去争去抢呢!事实是此类事件已极少了。

    不久的将来,饥饿基因就会成为历史!改写它的方法,不是靠基因科学,而是靠国富民强,还有全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敬畏和爱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饥饿基因也能改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ya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