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材读书简友广场
《追风筝的人》——心头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心头的风筝

作者: 小海参 | 来源:发表于2023-11-21 20:44 被阅读0次

    —“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阿富汗从70年代的祥和到塔利班入侵并对阿富汗进行长达十年的恐怖统治的背景下,富家公子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小说主要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用平凡冷静的语调讲述了阿米尔在自我救赎路上的坎坷和不幸遭遇,揭示了阿富汗的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以及残酷的战争。故事残忍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展现了人与人最真诚的友谊。

    在《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和阿米尔的友情是主旋律。“你是怎么知道的?”(页53)当阿米尔问哈桑为什么确定被切断线的风筝掉落的地点时,“我骗过你吗,阿米尔少爷”阿桑轻声回应,“我不知道。你会骗我吗?”(页53)哈桑发誓:“为了你,我宁可吃泥巴。”阿米尔进一步确定:“你真的会为我吃泥巴?”哈桑坚定的说:“我肯定,但是你又怎么能忍心让我吃泥巴”。作者心中所向往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模糊但又美好的童年印象,总是和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席地而坐,互相盟誓,甘愿为对方上刀山下火海。就如同哈桑洋溢着笑脸对阿米尔说的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

    关于胡赛尼的写作手法,他对角色的塑造力十分出色。在小说中胡赛尼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描绘出阿富汗人民的淳朴面貌,折射出流放于异国的少数族裔的复杂情感。当二人受阿塞夫刁难时,哈桑毅然举起弹弓保护阿米尔。然而阿米尔却在哈桑受到阿塞夫侵犯时熟视无睹,并安慰自己:“他只是一个哈扎拉人,不是吗?”(页77)即使哈桑和阿米尔情同手足,但阿米尔与生俱来的民族优越感和等级阶级观念还是让他觉得哈桑的牺牲是必然的。一个懦弱、自私、冷血的阿米尔和一个宽容、勇敢、忠诚的哈桑跃然纸上。事后,阿米尔因无法面对对哈桑的愧疚,使用卑劣的手段逼走了哈桑一家。而哈桑只是默默的背负“莫须有”的罪名背井离乡。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为了救赎当年背叛哈桑的自己,费尽周章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自觉的笑起来。幸运的是,阿米尔追到了心中遗失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是幸福的,因为他成功救赎了过去的自己,明白了生命真正的意义。

    对于《追风筝的人》这篇小说《华盛顿邮报》报道到:“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故事娓娓道来,轻笔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羽鹤》,而非马哈福兹的《开罗三部曲》。作者描写缓慢沉静的痛苦尤其出色。 ” 我认为这是对胡赛尼的作品最好的描述,淡柔细腻的文字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他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风筝的人》——心头的风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z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