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直在看书,这个看几章,那个看几章,以期找到可以吸引我的书。看完的有两本,《追风筝的人》、《遇见未知的自己》。《遇风未知的自己》是心理方面的书,先不写读书笔记了。今天,我只想谈一谈《追风筝的人》的人。
很长时间没看过译著了,因为翻译过来的书总有一种阻滞感,有翻译腔在里面。但这本书翻译得很好,读时,自己已然忘记自己在读一本译著,只是全然沉浸于其中。
它很打动我,里面既有情也有厚重的人文变迁。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兄弟之情在阿富汗动荡的环境中展开。哈桑是阿米尔的仆人,他希冀认可、友谊还有兄弟般的情意。阿米尔对他的背叛源自于懦弱,还有内心中的等级观念。虽然阿米尔自己还未意识到,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迫使他将哈桑置于受害者的位置,只为换取可以令父亲接纳自己的蓝风筝。这一切看似那样的残忍,但却是必然。
从美国再次回到阿富汗阿米尔,带着一颗愧疚的心,他想弥补,但一切为时已晚。哈桑已死,而且他与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遗孤也是饱受凌辱,正如生时的哈桑,他们仿佛都未曾品尝过生命的蜜糖。阿米尔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带回美国抚养,渐渐地得到索拉博的接纳。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面风筝在飞扬,那是善良、理想和道德。我们抬起抬起头来,无限憧憬地看着它。它就在那里,飘扬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