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和“问鼎中原”这两个词在古代的文献、书籍是经常见的。那么为什么为什么古代把争夺天下称为“逐鹿”或“问鼎”呢?
“逐鹿”一词最早见于兵书《六韬》。文中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史记·淮阴侯列传》也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的语句,所以“逐鹿”就成了争夺天下的代名词。
传说禹铸有九鼎,传夏、商、周三代,所以九鼎就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率军来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劳军。楚庄王有一统天下之心,便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看出了楚庄王的野心,便说:“政德清明,鼎虽小而重;国君无道,鼎就算大,分量也轻。周王朝执鼎中原,权力天赐,其余诸侯不应当询问鼎的轻重。”后人遂将图谋篡夺王位称为“问鼎”。
现在,“逐鹿”和“问鼎”通常比喻通过竞争赢得某一荣誉或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