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年人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成年人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作者: 睿小然 | 来源:发表于2020-09-09 12:33 被阅读0次

        今天早上阅读了《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一章,读书为什么这么难?对我的触动蛮多。

        书中总结了成年人读书三大问题:

        1.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这里涉及欲望和精力管理,即“我想要”和“我做到”之间的差距。要想从事学习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精力余力。这一点我以前的工作是高耗能的状态,一天下来整个人没什么力气,虽然改成早起看书,但是因为总体休息不足,效率也很低。因此,对于精力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这一点也是目前我在尝试调整适合自己的睡眠、运动,用以保证身体方面能够为更好的生活提供基础支持。另一个重要的经历管理是断舍离,这部分可能需要后期专门再谈,这部分自己目前还处于瓶颈期。

        2.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体

        看书要看懂,还要记住,这是知识学习的思路,是应试教育考试的状态,并非成年人学习的思路。以书为主体,书呈现什么,是以人来适应书的节奏,真正的学习主体应该是学习者,是你自己。

        读书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是,我当时看似看懂了,也有所触动和感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能和自己的经验发生联系,从而运用到生活中。阅读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真正的有效学习是有效的反思带来的思想层面的领悟,进而由此带入实践。因此改变发生于把学到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反思之后,再实践的过程。

        3.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

        误区:读书要读完,读不完会产生愧疚感;要从开头读,不能容忍跳读、略读;精读细读,读得很慢,害怕错过重要信息。

        以上,更多的是研究类学习法,并不适用致用类图书的阅读。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都可能有很多你能学的知识,但是,其中有相当多是你不需要学习的。这就好比,我们知道读书好,但不是说要读完所有的书,也不是说要读的越多越好。任何一本书中,只要有一个能在生活、工作中用上并促进改变,那这本书给你创造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书价。


        以上3个问题,总结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读书?

        我也想再认真思考我为什么要读书。

        1.获得新认知。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有被过度保护的部分,家里除了我上学的课本之外,唯一一本书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另外是我偶尔看见的《故事会》,而我接触的电视节目大部分都是电视剧,我意识到我的成长环境对于知识吸收的是严重不足的,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更多是匮乏的状态。所以这部分需要我在自我成长过程中,要逐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努力探索和建立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这一切几乎算是从零起步了。

        2.获得新经验。我很认同“读书是最便宜的个人成长方式”,获得便捷,投入成本低,促进成长几率高。在过去这2年多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虽然我读的很少,且大部分都是跟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有关的,但从中收获的与内在的碰撞,也远超过过去很多年。之前参加平台二十来本心理学书籍的读书会,通过学习、交流、讨论,结合自己成长体验,带给了我很多新的观点和视角,一些对过往观念经验的冲击,以及收获了更多新的看待问题方式和处理方式,开始变得灵活,这些过去的成长在为我未来的生活,慢慢打牢地基,书是通向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块敲门砖。

        3.突破舒适区。目前,我读书读很慢,不会跳读,不善复述和总结,读到的内容更多是内在体会方面,容易被细节束缚,看似看懂了,让我尝试说的话,很困难,对于宏观思维不足和体系结构混乱,语言容易繁杂,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有限,常陷于卡在出口出不来的情况。这部分也一直困扰我很久。所以我希望探索一种更有趣、更适合我的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读书的初心和动力有了,接下来就要看,如何突破瓶颈,去开始实践。

        1.不增负担。除了要应试或阅读专业文献等,读书这件事最终的状态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不增加负担的事儿,需要稍稍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迫切想要读的开始,可以是绘本、漫画或工具、实用书籍,不在乎读多少,smart的原则之一的小步子原理,可以从一页读起,如果可以,与一个最喜爱做的事情捆绑。目前,我尝试的方式是与早起捆绑,清晨不被打扰的时间,读一本纸质书,开启一天的生活,而不是立刻起床去洗漱,目前感觉还不错,能够静心读进去,接下来也许会有其他的尝试。

        2.主动学习。转变观念,学习者为核心,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本书哪里吸引我,我希望从中获得什么,带着问题去读,而不是以书或应试的思维去读。这部分我一直都是倒置的思维,最近开始对如何读书有困惑,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恰好是我带着困惑读书的一个尝试,也让我意识到之前读书有很多思维局限。

        3.积极行动。读书最终的目的不是比拼我读了多少本书,而是我从书中收获了什么,如何将收获运用在生活中,是否遇到了困难,如何改进,促进改变的发生。知行合一,一直都是我匮乏的,以前我可能更多的是卡在了情绪这个环节,畏难、恐惧、不自信等等,当我过多陷入这种内耗过程,无法带着困惑和主动吸收的态度去学习,甚至没有精力去学习。

        4.组建团队。意识到有读书的需求和改变的欲望,我尝试邀请已经做到的小伙伴琳林小姐姐(最近喜欢这个称呼)和祝倩姐,作为榜样加盟读书分享小组,同时也尝试在群里去寻找有感兴趣、同样需求或有意愿在读书的路上往前多尝试的小伙伴,一起前行,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5.精力管理。要事第一,重新分配时间。在保证睡眠、运动等时间前提下,去尝试找适合自己的读书和分享时间以及方式。这部分最近需要重新分配精力,做出尝试和调整,也会看一些相关书籍,尝试。

        6.重视反馈。对于计划和复盘总结的环节,我一直都是个滞后者。而阅读输出,其实也是一个对知识的梳理和实践行动进行反馈的重要环节。接下来,我可能会尝试在早自习的时间,分享一下书本中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值得分享和实践的内容,也可能会尝试分享我实践书本内容后的反馈。希望先把读书、分享、行动、反馈这个环节,慢慢运作起来。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是为什么要读书呢,我也希望听到你们的思考和好的实践经验、建议等,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读书这么难 赵周老师这么说

    为什么读书这么难?这里说的读书难是指成年人的不读书,不是指学生上不起学的那种难。 成年人读书难,不读书的原因,赵周...

  • 冷雨夜

    人活着 为什么这么累 成年人的世界 为什么这么难

  • 成年人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今天早上阅读了《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一章,读书为什么这么难?对我的触动蛮多。 书中总结了成年人读书三大问题: 1....

  • 读书难的三个问题,你有吗?

    【内容简介】第1章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作者认为成年人读书难的原因在于,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存余力理论指出:一个人要...

  • 导图卡片01 | 生存余力理论模型

    (源于 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01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01读书为什么这么难,有三个问题为:没精力、看不懂、看不...

  •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之二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我们成年人很多时候的反应都是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没时间,那就早起;没精力,那就抱群努力、坚持打卡...

  •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如今各种线上线下读书会、读书社群等可谓生机勃勃,围绕着阅读的听书产品如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喜马拉雅知识电台...

  •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你是否有或有过读书难这样的困惑呢?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赵周老师对读书为什么这么难提出了三种现象: 一、没...

  • 为什么读书这么难?

    《这样读书就够了》p1-28 当我们离开校园之后,认真地阅读一本书,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种。 第一...

  •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有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以后都会感觉读书越来越难,不仅是感觉没有时间,即使有时间,自己也读不进去,偶尔回忆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年人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de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