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写了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就是用具体事例,写写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还可以写写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我原本以为这是一篇很简单的作文。因为现在的父母大都非常爱孩子,重视孩子的教育、健康以及情感。所以孩子们肯定很容易就找出一两件能体现父母爱的事例的。
但我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我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全班56个孩子,仅有几个人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父母的爱。大部分的孩子的作文,通篇读下来,我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
他们举的事例基本上都是反面的例子。基本是自己犯了什么错,父母严厉批评或者责骂。而且孩子也没体会到这是为了自己好。就仅仅为了写作文而写从中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我从他们的字里行间读到的是受伤和不解。
有些孩子甚至找不出父母爱自己的事例,通篇是对父母的抱怨。抱怨父母的唠叨,抱怨父母的严厉。
而有些孩子直接写他认为父母不爱他。其中有一位小姑娘,她的妈妈全职在家照顾她,每天都来接她。每次我送学生出去,都能看到她妈妈的身影,妈妈一看到她就会露出微笑,一直看着她走近,一起手拉手走远。她的妈妈每天都认真地检查她的作业并签字,非常积极地参加学校的活动。而这个小姑娘却写到:“我觉得妈妈不爱我,她对我很严厉。”
大部分学生写的妈妈,都是严厉或者唠叨的妈妈,几个写爸爸的,都是慈爱的爸爸。越读作文,我越感到害怕。我心里在想,我那么爱我的女儿,她会不会她认为我不爱她呢?
回到家后,我问我上中班的女儿,你觉得妈妈爱你吗。她说爱啊。我问她,什么时候能感受到。她说妈妈抱她,亲她的时候,妈妈不打她的时候。我心里放松了一下,好在女儿还能体会到我是爱她的。但我也意识到了她并不知道妈妈不是无条件爱她的。当我严厉的时候,打她或者大声斥责的时候,她认为我是不爱她的。
妈妈们的确得反思了,自己那么爱孩子,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孩子却不知道妈妈是爱她的。留在孩子心中的都是一些不好的事。这些不好的事掩盖了妈妈日常点点滴滴的爱。
教育孩子是需要学习的,需要知其然,需要了解孩子,需要正确的方法。虽然控制好自己不打不骂很难,但是应该明确知道打骂是不对的,比起打骂有更好的方法,而这些需要学习。
网友评论